我看春晚小品《占位子》
舞台上的小品能否站住脚,关键在于接地气,要看剧情是否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演员的表演能否得到观众的会心一笑,主题思想能否对社会发生积极的作用。在作品中尽情讴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与无情揭穿社会上丑陋现象的脓包,同样都是有益于社会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占位子》是一个优秀作品。
公知造谣新中国曾经取消春节13年
公知之所以歪曲历史,目的是什么,相信了解公知的本质的人都清楚,而他们没想到不但被打脸,而且让人们又挖出当年国民党废除春节的臭事,打了“果粉”一个响亮的耳光。我曾经多次说过,自由派公知的常常歪曲历史,把民众都逼成了“历史通”,把他们自己弄成了“笑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他们这次歪曲历史,我还真的是不了解历史上曾经有过国民党要取消春节这回事,感谢这些反面教员!
抢头香:信仰外衣下的信仰缺失
那些争抢新年头炷香的人恐怕大多数连佛教的基本思想都不了解,他们给佛上香,其实并不是为了敬佛,而是为了自己尘世的私利。他们抢头柱香,是因为他们深信一个毫无根据的、不知什么时候流传起来的谬说:如果谁在除夕夜与大年初一交汇时刻,在佛庙给佛烧上头炷香,那他许下的愿望就会实现,一年里就会好运连连。所以,大年初一争抢头炷香的行为,以及寺庙里日益兴盛的香火,并不是佛教趋盛的表现,更不是人们越来越有信仰的表现,而是佛教衰落和信仰缺失的表现,是贪欲和迷信相结合的产物。
外出、慰问、开会、看书,毛主席就是这样过春节的
跟随在毛泽东身边20余年的警卫回忆说:“主席的年过得很简单。他很少有时间出来娱乐。极喜欢看书,只要有时间就看很多书。过年对于他来说与平时没啥两样。”“其身正,不令而行。”毛泽东的一言一行都感化和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党的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谢觉哉日记里的延安春节
人们称延安是“圣地”,指的就是上面所列举谢觉哉日记中记述的那个时段。在那个非常时期,宣传新思想,实践新风尚的地区,面对中国旧有传统节日的春节,由仅放一天假,到大放一周假期;从看重工作,到张灯结彩,相互贺年……可以读出新与旧的交织、影响、顺应、开放种种状态。就在今天,这还是一个课题。
延安时期的红色春节
延安的百姓每一年春节都要向中央领导拜年,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真诚拥护。1943年春节,延安群众到枣园拜年,秧歌队高唱“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秀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1945年,劳动英雄吴满有和儿子一起来给中央领导拜年,送来三百多斤重的家养大肥猪,毛泽东笑着说:“吴满有,我还说要去你那儿拜年呢,你这就来了。”临别时,毛泽东将自己的钢笔送给了吴满有的儿子。1946年春节,延安县川口区六乡人民代表到王家坪拜年,将写有“人民救星”四个大字的金匾送给毛泽东,秧歌队的伞头唱出了“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对党和领袖的热爱溢于言表。
100年前,青年毛泽东这样过春节
在毛泽东长沙就读的年代,春节照例是烟花漫天璀璨,鞭炮响声不绝,但这些无法掩盖时世之糜烂:国家贫弱,列强虎视,军阀跋扈,官员贪婪,民众穷苦,社会闭塞。毛泽东梦想与志同道合者,共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从1916年起,毛泽东和朋友讨论最多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向上”,逐步提出了“集合同志”,组织团体的问题。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等13人成立新民学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要求会员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从1918年创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民学会活动了3年多时间,前后大约有80多名会员。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后来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阖家团圆,保密在心!
说话,是人们交流的需要。春节假期,若人人都沉默不言,我们的假期便会失去温度和热情。可是,不辨场合,失去自控,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将自己掌握的国家秘密和重要信息当做谈资讲出来,就是“拱手送密”,就真成了“义务情报员”。因此,“温馨提示大家:阖家团圆之时,请勿忘保密!
特朗普拜年,是要当黄鼠狼还是另有打算?
由于特朗普是非传统政治家,他的非传统型我们不仅在其上任后的系列“逆天”政策上看得出,也从他的上台撕裂美国和西方的作用上看出。特朗普的非传统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西方的传统政治精英和其它领域精英普遍反对他,包括美国内部的很多传统精英也是如此;二是 特朗普背后有一批“铁粉”,这包括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和草根。
特朗普终于拜年了,向中国传递出四重信号
特朗普姗姗来迟的拜年,应该还是别有内涵的,至少传递出四重信号。信号一、特朗普真是老谋深算,引而不发。信号二,他还是很在乎中国的,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信号三、公主驸马,应该私下做了很多工作。信号四、特朗普很了解中国,没出十五,依然在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