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共为您搜索到4篇文章
魏南枝:法国大革命的内在矛盾与“黄马甲”运动
“黄马甲”运动对法国现政权和整个统治结构进行全面质疑,明确指出代议制民主和其他建制性权力的虚伪性。直至目前,他们所试图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政治手段仍未超越代议制民主的范畴,既缺乏明确方向性,也没有通过既有或者其他革命性政治手段实现诉求的路线图。但是,该运动的持续发展有可能引发法国新一轮宪政危机,建立怎样的“法兰西第六共和国”正在成为法国社会各界的热点议题之一。
论罗伯斯庇尔之死——革命家背弃人民群众的悲剧
当罗伯斯庇尔刚被逮捕、囚禁时,当晚,巴黎市政府曾打算组织力量营救,但因遭到“无套裤汉”人群的冷落,得不到多数区的支持,致使这一计划落空。失去了人民群众支持的罗伯斯庇尔,一下从革命的“巨人”成了一名任凭诬陷的“暴君”。罗伯斯庇尔无疑是一名资产阶级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他坚定、不妥协,为法国大革命战斗了一生;他廉洁奉公、道德完美,是一名“不可腐蚀者”;他为法国革命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罗伯斯庇尔的悲剧,源于他的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又不能真正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既要依靠人民群众,又不能背叛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是不同理性精神决定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理性,它们决定着在社会危机时期社会变革的进程。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渐进理性,另外一种是绝对理性、整体理性,也就是大陆理性主义。
迈斯纳:中国革命的意义不亚于法国大革命和十月革命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大概都不会想到、在东方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农村的革命力量会组织起来包围和制服不革命的城市,而城市工人阶级只是消极地等待着农民革命军队来解放自己。然而,在延安时代最不正统的革命战略的运用过程中,却产生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预言的乌托邦社会目标奇妙地一致的社会理想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