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连:决不容许洪振快断我血脉、毁我长城!
作为“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的一员,我们骨子里流的是五壮士传承下来的英雄血,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连队的根和魂,今天的我们更要把“狼牙山五壮士”精神传承下去。我们是英雄的后代,是保家卫国的武装力量,也是扞卫英雄的先锋力量!
《国防参考》谈狼牙山案:依法扞卫英烈名誉首战奏凯意义重大
正像当年“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一样,今天我们扞卫英雄荣誉的战斗,同样英勇无畏、不屈不挠、感天动地、可歌可泣。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也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斗争的经过令人难忘,斗争的结果令人激动,斗争的勇士们令人感佩!
“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代理人:国家有责任保护英雄的名誉
践踏英雄人物和党史国史,已成为一些人去史亡国的重要手段,这种行为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罕见的,只在苏联解体前大量出现。维护英雄和先烈的名誉,需要全党全社会都起来斗争。
赵小鲁: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二审答辩状(第一轮答辩词)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王立华:扞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二审答辩状
对那些恶毒贬损污辱践踏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的败类,我们有法定权利表达我们的政治意志和强烈愤怒,我们有法定义务与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一道进行永不妥协的坚决斗争!
郭松民:忠诚卫士张楠就是21世纪的狼牙山五壮士
五壮士最终走上“绝路”,是他们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忠诚卫士”张楠的英雄事迹,也和他的两次主动选择有关。在面临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主动做出了更有可能献出生命的选择,穿越了70多年的时空,两代英雄给出了一模一样的答案,无数最优秀的中华儿女,簇拥在党旗、军旗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狼牙山五壮士也好,忠诚卫士张楠也好,都不过是他们当中的一员罢了。
法庭上的“狼牙山阻击战”——闻“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胜诉有感
当广大民众揭露某些人的政治阴谋的时候,他们打着法治的旗号,主张这种问题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当“狼牙山五壮士”后人通过法律手段打赢了这一仗以后,他们又不承认法律了,认为是对他们的政治审判,虚伪性暴露无遗。
光明网:日军档案里的“狼牙山五壮士”
日军当年把围攻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视为一次异常艰苦的战斗,专门将其作为军队里学习之用的“勇战奋斗战例”。日军虽然并不知道自己是被五壮士牵制的,但日军的这份作战记录,还原出更多烈士们殉国之前的战斗细节。
郭松民|城墙上的战斗:再评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胜诉
正是因为“革命历史”与“现代国家”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其社会中坚和主流知识精英会自发地用舆论或“社会驱逐”行动来保护自己国家的革命历史,保护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构成前述的外围防线。
狼牙山五壮士诉讼,充分反映了历史虚无主义实质
近年来,在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的情况下,有人对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英雄事迹进行了重新解构,盯住细枝末节,试图借考证史实为由,试图从否定细节着手,干扰我们对民族英雄事迹的真实回顾。这次关于狼牙山五壮士问题的法律诉讼,充分反映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对此,我们不能当看客、看笑话,更不能做旁观者。
军魂不可辱:评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胜诉
对洪振快而言,这是他继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原《国企》杂志社研究部主任郭松民、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败诉之后,遭遇的第二次失败;对狼牙山五壮士后人、对所有愿意挺身而出维护革命英烈荣誉的爱国公民来说,则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法庭战场上所获得第二次胜利!
军报铁证驳斥炎黄春秋抹黑狼牙山五壮士:细节无可置疑
2016年3月3日,“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致信全国人大,呼吁尽快制定保护英烈名誉的相关法律。20多年来,一直有这样那样的人别有用心地质疑、甚至抹黑这段被英雄鲜血染红的历史,但无休止的争议和恶意中伤终究抵不过真实的存在。
郭松民最后陈述:历史研究不能成为系统化的忘恩负义
新中国在烈士的牺牲中得以建立,但所谓“历史学者”们却恨不得用放大镜探究烈士们牺牲前的每一个“细节”,证明他们犯了错误,证明他们死的窝囊——我们的法律,难道不保护殉国的英雄,反而要保护这种系统化的忘恩负义?!
维护"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授权仪式在京举行 呼唤《国家英烈名誉保护法》
大家一致表示,向全国人民发出倡议,提请全国人大设立《国家英烈名誉保护法》或在现行相关法律中增设相应条款,使得属于国家和人民的英雄先烈的名誉一旦被人诋毁玷污时,国家能够依法负责任地委托有关部门对肇事者提起公诉。只有这样,才能结束今日法律的尴尬,才能让英雄先烈的后人们不再寒心,才能对得起为国牺牲的先烈英魂,对得起我们民族的子孙后代。
删掉《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竟是这样的理由
删去课文原来是因为 "学生从小生活环境与那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文章也越来越难勾起年轻的老师们的共呜 "看了这篇报导,再看看2005年以后袁腾飞等人的讲课录相,连蒋介石也成了 "划时代的伟人 " 看后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