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经济或陷入衰退,首要风险来自贸易战
报道指出,在上述指标的另一面,美国经济缺乏活力,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记录史上最疲软的状态,失业率经过数年才有所下降,低技能工人也只是在过去两三年才开始收获重大红利,薪资增长也一直缓慢。与此同时,对许多家庭来说,不断增加的学生贷款已成为一项家庭负担,股市大涨和房价回升带来的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收入最高的家庭。
世界核心权力体系加速瓦解,美国不能再领导一百年
美国也好,法国也罢,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困境,其根源还是根本的东西出了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方的经济出了大问题,一旦金融在一个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即使能够创造巨额的财富,也会悉数进入少数人的腰包。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言,人们越是努力工作,反而越贫穷。整个西方中下阶层的不满和愤懑,就不难理解。
一向偏袒美的IMF咋看衰川普提振美国经济增速?
按照历史标准,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只不过是过去五十年来美国经济长期放缓的一个缩影而已——美国经济长期放缓是美国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人均GDP增速放缓,必然将对美国国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美国近来不平等急剧增加意味着,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增速远慢于人均GDP增速。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均GDP增长更快,平等程度更高,可以维持美国内政稳定和“美国梦”。但近来一段时期人均GDP增长放缓,导致美国内政动荡,特朗普当选前后各个领域的政治和社会冲突明显体出了这一点。
美经济垄断程度提高加剧不平等
美国经济垄断程度上升也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纯利润越高,工人获得的产出份额越少,而资本家获得的收益则越多。由于收入较高人群的资本利得占收入比例较高,而收入低的人一般没有金融资产,这种机制会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
特朗普新政富人受益,难改美国经济困局
即使特朗普减税政策可以实施,对美国经济短期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改变不了经济的基本面。从短期看,减税政策能促进投资、增加工作岗位,刺激经济增长,但政策效果有限;从长远看,减税不仅没有解决美国经济的基本矛盾,还将增加联邦政府的债务压力,进一步恶化分配格局。如果通过削减福利来减少政府支出,还将加剧民生困难和国内的两极分化,削弱政治基础。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6):美国经济可能已步入衰退
我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美国摆脱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的规律。是否可以这么说:美国经济这一轮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是大萧条延期到来的时间越长,其衰退程度便会愈加严重。这正如同洪水正在集聚,如果不是及时疏导,而是仅加固堤坝,将来堤坝就会垮得越惨。
李慎明:美国经济的衰落与中国的历史性机遇
美国正在经受着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面的危机。从眼前和局部看,美国经济衰退肯定对我不利。但从长远和根本上看,美经济衰退对我来说,利,远远大于弊:美国经济的衰退,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利于推进世界的多极化与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有利于我吸引人才、高新技术和资金;有利于我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顺利实现;有利于我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
再工业化,还是再金融化?--美国经济复苏的实质
虽然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呈现复苏态势,但美国本轮复苏并非是由“再工业化”带来的,而是深度依赖“再金融化”的“食利型增长”。这一模式主要依赖于金融地产泡沫及其所来带的财富效应,因此不仅不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金融化的程度,使美国的经济复苏走在通往新危机而不是新繁荣的道路上。未来的危机将宣告美国“再工业化”的全面失败,表明美国没有能力摆脱金融化的趋势,重建一个建立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基础上的积累体制,这将郑重宣告美国资本主义“寒冬”的到来。因此,中国既要强化自身金融监管,有序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又要对未来势必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有所预判,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要吸取美国经济金融化和去工业化的教训,防止经济脱实向虚,避免经济陷入过度金融化的陷阱。
专访保罗•罗默:“数学滥用”及经济学现状
今年早些时候,保罗 罗默关于“数学滥用的兴起”的论文,再次掀起了思想交锋。其所谓的“数学滥用”(mathiness)是指数学并非用于阐明问题,而是作为说服或误导的手段,这种趋势会阻碍我们深入理解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与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