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看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倾向性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瑞典文学院又一次作出“惊人之举”,将某一个在自己国度或籍籍无名或异议颇多的作家推为诺奖得主。迄今为止,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获奖“内幕和真相”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创作立场或者政治倾向符合诺贝尔奖评奖者的政治标准。这一点,现在看得越来越明白了。
边芹:伸进文明心脏的手
在当今被垄断的世界文化艺术市场,“杰作”早就不再由创作者本人和鉴赏者决定,这两个昔日艺术作品价值的真正决定者,被偷偷夺去了权力,尤其当有语言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不再由本文明的鉴赏者评判,而由毫无资质的“国际”机构定夺,这场史无前例的夺权战之杀人不见血,让看到的人倒吸凉气。从此一个流氓可以一夜之间被捧为艺术大师,一个小人可以翻手成为斗士,一个民间说书人可以一个跟头窜到精神领袖的宝座上,会有成千上万追逐荣誉的人贱卖良心走进候补者的队列,“看不见的手”就这么用画廊、书店、电影院将手伸进他文明的心脏。
“色情和反动是一个妈养的”--诺贝尔奖污化中国
在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之前,中国“纯文学”界就已在猛吹色情妖风,“污文学”的“传统”就隐然成型,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就是对这个“传统”的承认与扶植,这股子“污”风由隐及显在中国堂皇起来了!要想清除,难!因为不可计数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如死忠/拥趸们会无条件的往心里接纳的,而这路货色们的文化层级都不低,不乏有巧舌如簧者向四周散布这份“荣耀”来贻害世人。
不同寻常的站队,意识形态领域又现诡异信号
方方的《软埋》主线就是用地主的视角重写中国的土地革命,因为地主被剥夺,所以土地革命是痛苦的、反动的。既然革命不再有正义性,那么作为革命成果的新中国的制度呢?对一些要解构历史的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小说控诉历史,早就是文人驾轻就熟的“艺术”,用小说作为一种形式来表达历史虚无主义,解构历史的目标还是指向现实制度。
戚桂锋:诺贝尔文学奖在苏联解体中发挥了文学核弹作用
诺贝尔奖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领域,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尤其是非自然科学奖的诺贝尔奖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萨特为何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他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让-保罗·萨特”还是“让-保罗·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决不是一回事。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历史
诺贝尔文学奖随着不同的文学思潮、文学形式的变化,会筛选不同的作家,但是不变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自身的意识形态和它的西方中心主义,或者说是欧美中心主义的视点并没有多大变化。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意识形态性,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对前苏联的态度。前苏联5位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只有一位是前苏联官方认可的肖洛霍夫,其他4位,3位是流亡作家,一位是苏联籍在美国生长、写作的作家。
边芹:诺贝尔文学奖被某些人操纵了!
这类由西方某国颁发、有“国际”声誉的奖,真实操纵人往往与颁奖国没有多大干系,他们要么是暗中篡变了原来由该国创办的组织,要么是以此国的名义成立,实则为国际征服集团服务的组织。很多我们以为的正式国际组织都有这个背景,更不要说那些非政府组织;很多我们以为的“国际奖”或“某国奖”都是由这群人操纵,以西方列强或国际社会的名义影响世界甚至发号施令。
诺贝尔文学奖的“钟摆效应”
且不说意识形态和获奖者参差不齐的事实,这样一个奖项,上百年执着地拥抱和重视文学这个“无用之用”,在如此重物质、重实利的时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对文学的贡献不言而喻。这要感谢诺贝尔先生。然而的然而,它终究不是衡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从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看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倾向性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瑞典文学院又一次作出“惊人之举”,将某一个在自己国度或籍籍无名或异议颇多的作家推为诺奖得主。迄今为止,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获奖“内幕和真相”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创作立场或者政治倾向符合诺贝尔奖评奖者的政治标准。这一点,现在看得越来越明白了。
从《二手时间》获奖说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倾向性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这个女作家,我国国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是,他们之所以获奖,有一个根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创作立场或者政治倾向符合当今诺贝尔奖评奖者的政治标准。
煞费苦心的胡吹乱捧 ——再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
刘再复在他近4万字的长文《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北京文学》1999年第8期,下引此文不再注明)及后来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谈话中,煞费苦心地胡吹乱捧诺贝尔文学奖,给该奖罩上了神秘的光环,人们不知道它只是由几个瑞典老头以西方主流价值观为评选标准而鼓捣出来的西方文学奖,而误以为它真的是刘再复所谓的“世界文学大奖”。
诺贝尔文学奖与苏联亡党亡国
资产阶级非常强调政治,诺文奖有很强的政治性,共产党执政国家的作家不反社会主义是拿不到诺贝尔的。不能否认苏联解体的塬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否定意识形态领域的失利是其解体的最主要塬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