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民:香港今日暴乱之缘由:傅高义如是说

傅高义写道:“(邓小平说,)香港一直以来的制度就既不同于英国也不同于美国,不适合完全采用西方的制度搞三权分立。他然后具体说明了港人可以期待的个人自由:1997年以后仍会允许香港人骂共产党,但是假如把言论变成行动,打着民主的旗号跟大陆对抗,北京就不得不进行干预。不过只有在发生严重骚乱时才会动用军队。”

【本文为作者胡新民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胡新民:香港今日暴乱之缘由:傅高义如是说

傅高义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问题专家。《邓小平时代》是他耗费十年时间完成的力作。

据《人民网》党史频道2013年1月28日报道:2013年1月《邓小平时代》中文简体版版在国内正式发售,并刮起强劲旋风——首印50万册被征订一空。而在此前,这本书的英文版在美国发行后,也引起广泛关注,被赞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备着作”。2012年3月,这本书击败了基辛格的《论中国》,获得2012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该书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

该书的第17章是《台湾、香港以及西藏问题》。其中有一节是《收回香港主权》,这节中的许多内容对于我们认识香港问题的复杂性很有帮助。

在香港回归提上日程前香港社会是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从1949年到1978年,中共在香港维持着一些自己的组织,在普通港人中也有为数不多的追随者。共产党对所有其他人,包括国民党、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怀有极深的猜疑,但是大多数港人害怕给自己找麻烦,像对待瘟疫一样躲避政治。中共的新华社香港分社在当地出版报刊和图书,向大陆提供有关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公开或机密报告,外交部也派有驻港官员。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负责照顾大陆的商业利益,华润集团则代表外经贸部和中国地方政府做生意。中国在香港也有自己的零售商店、情报组织、左派学校和工会。这些组织在写给北京的报告中一味吹嘘中共在香港得到的支持,这使邓小平等领导人低估了香港华人居民事实上对英人统治的满意程度。其实,大多数港人都害怕刚搞过‘文革’的中国会对香港干出什么名堂。”(傅高义着;冯克利译:《邓小平时代》三联书店2013.1第475页。以下只标页码)】

邓小平对收回香港的态度是十分坚定的,甚至准备用武力收回。

【“港澳办公室于1981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讨论香港前途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传达了邓小平的观点:不收回香港,我们将无颜面对祖宗,面对十亿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面对第三世界的人民。在章文晋传达邓小平的意见后,问题迎刃而解,谁也不敢再提在新界租约期满后让英国继续管理香港的事了。”
“虽然英国不太可能派出军队保卫香港,但当时正值英军考虑出兵福克兰群岛,中国不能排除英国有可能对香港作出同样举动。邓小平一向会作最坏的打算,他解决了英国一旦出兵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9月中旬,在玛格丽特·撒切尔到访北京前一周,邓小平与李先念等人见面时说,中国要准备把使用武力作为保卫香港的最后手段。”(第477-478页)】

那段时间,中方在考虑香港回归后所有可能遇到的难题时,把香港的财政问题放在第一位,担心英方会“使中国在1997年之后难以平衡预算。当时,邓小平还没有预见到他和其他干部后来才意识到的另一枚毒丸:用‘民主’改革削弱政府的权力。”(第478页)

在中英谈判的日子里,中方也通过驻港机构了解到:

【“港人对共产党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们有时感到前途暗淡。”“香港华商的主流意见是,他们尊重港英政府和法治,怀疑北京是否有能力为香港提供良好的领导。此外,很多在1949年以后逃离大陆的香港商人认为绝对不能再相信共产党。”】

这些情况“让李先念的深感不安”,“但它并没有改变邓小平要收回主权的全面计划。”(第485页)

【“1984年,香港正在等待《联合声明》的公布时,三位香港行政局成员飞往北京,表达了很多港人对中国治理香港能力的关切。邓小平在1984年6月23日接见了他们,他开门见山地说,他欢迎他们作为个人来北京谈一谈、看一看。”
“在会见中,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钟士元表示,他怀疑中共下级干部是否具备处理香港复杂问题的能力。邓小平厉声答道,这种观点无异于说只有外国人能管好香港。他说,这种态度反映了殖民地心态的影响。邓小平接着对这些人说,他们应当好好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向他们保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将保持50年不变。他又说,作为爱国者,要尊重中华民族,支持中国恢复行使主权,不要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他说,这与相信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甚至奴隶制无关。他还指出,在收回主权之前还有13年时间,中央和香港行政局议员一样关心这段时间的稳定。邓小平提到殖民心态后,三位香港行政局的议员不再争辩。”(第487-488页)】

1986年12月5日尤德港督去世,

【“香港有数十万人涌上街头悼念,同时表达他们对其他曾在此任职的英国官员的敬意。”
“邓小平意识到港人的情绪很不稳定。1987年当港人对回归的恐惧达到高点时,他为了安定人心,未准备讲稿就亲自到《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的信心不会动摇,否则可能保不住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这反过来对香港也不是好事。他说,但是中国仍会继续致力于改革开放。香港基本的政治和管理制度将保持50年不变。他又说,香港一直以来的制度就既不同于英国也不同于美国,不适合完全采用西方的制度搞三权分立。他然后具体说明了港人可以期待的个人自由:1997年以后仍会允许香港人骂共产党,但是假如把言论变成行动,打着民主的旗号跟大陆对抗,北京就不得不进行干预。不过只有在发生严重骚乱时才会动用军队。邓小平的讲话直截了当,正是港人所希望听到的。这番讲话缓和了他们的担忧,甚至结束了有关三权分立的所有讨论。”(第490-491页)】

在中英《联合声明》达成之际,

【“刚从北戴河度假归来的邓小平皮肤黝黑,神采奕奕。140年来,中国的爱国者一直想收回香港主权,但始终没有成功。邓小平在英国的合作下和平达成了这一目标,当然中国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底牌。邓小平甚至说了撒切尔夫人几句好话:他说,双方的协议‘为世界树立了一个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榜样……戴高乐将军结束了法国的殖民统治,现在我们可以说,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中方在附件中详细列出了有关保留在港英政府工作的外国人和当地官员的十二条计划。文件还同意保留现行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国际金融中心、海运系统和教育体系。中方同意这些基本条款将保持50年不变,而英国在1997年之前一直对香港承担责任。10月3日邓小平会见香港国庆观礼团时再次向他们保证,北京的政策不会改变。”(第488-489页)】

《邓小平时代》高度肯定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和中国政府的承诺:

【“邓小平通过《联合声明》和《基本法》建立起来的制度,确实如他所说得到了落实。中国始终遵守着邓小平的承诺,允许香港的资本主义和法律制度毫无中断地继续存在,允许‘港人治港’。大陆城市变得更像香港了,而不是相反。香港居民可以继续公开批评中共,出版在大陆被禁的报刊杂志和书籍。香港民选议员的数量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管理权移交之后,香港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国际大都会,一个崇尚言论自由和尊重法治的城市。”(第493页)】

最后顺便提一下,《邓小平时代》的中文版分简体版和繁体版,两个版本略有不同。读者如果对解翻译者冯克利和译校者“香港大学出版社编辑部”有所了解,对理解这部着作同样有帮助。

胡新民,察网专栏学者,独立学者。】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911/5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