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玥评冯玮:“细节”可以改变历史吗?
最近几年,“重读历史”很是流行,一时之间,各种近乎耸人听闻的“历史细节”浮出水面,例如什么狼牙山五壮士“拔萝卜”论,刘胡兰“小三论”、邱少云烈火中永生、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等英雄事迹“不科学”论,甚至有学者抛出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日军演习遭中国部队“黑枪”而“被逼自卫”,“不得已”才侵华的说法。
我对历史的了解并不多,起码与那些科班出身的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对历史“细节”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我没有多少猎奇的心态,所以每当看到那些几乎颠覆我的历史观的“细节”出现的时候,我总是抱着本能的怀疑态度,不为别的,那些“细节”背后的导向几乎无一例外是抹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以及我们的历史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只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我就不得不对那些“细节”表示深深怀疑。
历史是一条直线,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些人装神弄鬼、挖空心思的从“细节”入手解构历史,无非是为了否定共和国的今天。例如某着名历史学者,甚至“研究”出“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武装只打死了851个日本鬼子”的结论,这种近乎可笑的“研究成果”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再例如,对于卢沟桥事变,不管“黑枪说”是否成立,都掩盖不了一个既定事实,那就是日本的部队咋没事驻扎到中国的地界来了呢?没事跑到别的国家去“演习”,这想不挨“黑枪”也难啊。要是日本的部队驻扎在富士山下,爱咋演习咋演习,中国人也不可能无聊到跑日本去“打黑枪”吧?
大量的事实证明,日本的侵华是早有预谋,有没有“黑枪”又能说明什么呢?日本占领东三省后,通过大量掠夺中国的资源,日本的财阀的财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爆炸性增长,欲壑难填,一个东三省都能让日本财阀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会把魔爪伸向整个中国,这与“细节”有啥关系?至于找什么理由侵略中国,那真的很重要?
所以,无论某些学者如何煞费苦心的为日本的侵略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改变不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历史学者研究历史固然无可厚非,多角度、多方位的阐述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更无可厚非。历史虽然不能重演,但却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是需要多方面材料相互印证的,“孤证不立”是研究历史的一个常识,在逻辑学上,称之为“弱命题”。例如,研究日本侵华历史,如果全部“引用”或者参考日本人的说法,顺着日本人的思路,这可能客观吗?“知日”的同时,能否也花点心思“知中”呢?
研究日本侵华历史可供选择的材料有很多,例如美国人的说法,苏联人的说法,中国人的说法,当然也包括日本人的说法,只有多相印证之后才能去伪存真,如果纯粹以日本人的说法为“准则”,去“考证”真相,那么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所以,研究历史,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很重要,选材更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立场和良心。
我是支持事实重于立场的,但是对事实的解读基于立场则可能是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例如靖国神社供奉的日本甲级战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可能是天皇的“忠诚子民”,是日本的“民族英雄”,但是对中国人来说,他们则是不折不扣的恶魔。那么事实到底如何?所以,在关乎大是大非、民族情感、国家尊严的问题上,是没有“理中客”的市场的,即便某些人以“理中客”标榜自己,也请别忘了,你在“理中客”之前,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正如我们相信日本也有“理中客”,但别忘了即便是“理中客”的日本人,也首先是日本人。例如复旦大学某学者“吐血推荐”的《NHK纪录片》,说日军举行的南京入城仪式“在世界历史上永放光彩”,这样的说法,别说歪曲了基本的历史事实,即便这样的说法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是“理中客”,然而,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对不起,中国人是拒不接受的。
老子曾说“大言息声”,在老子看来,真正的道理是不需要说的,也是任何狡辩和诡辩都无法改变的,因为事实摆在那里。然而,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清事实,现实中,还有一些人心怀鬼胎,故意歪曲事实,宁愿背负“狗娘养的”骂名,也要坚持诋毁共和国的历史,所以,这样的“细节”的背后并不是什么“学术之争”,而是一场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意识形态的战争。
“细节”改变不了历史,但却可以歪曲历史,扰乱人们对历史的正常认知。所以,还原事实真相,对“历史虚无主义”说“不”,才能拂去覆盖在历史上的尘埃,才能让“历史虚无主义”无所遁形,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先让历史虚无主义者付出道德和法律的代价。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01/2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