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专题文章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首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首发

    作为一名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最普通的少年。每天在这座城市里穿行, 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她的美丽与繁荣,也感受着她的历史与文化—很辉煌,也很沉重。沉重来自这美丽城市曾遭受过的劫难。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下月进入小学初中课堂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下月进入小学初中课堂

    从下周起,我市小学、初中将派出教师参加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同时小学、初中读本也将陆续下发。教师培训结束后,下月各小学、初中将正式开设相关课程。

  • 遇难同胞鱼雷营丛葬地立碑方案上报国家

    遇难同胞鱼雷营丛葬地立碑方案上报国家

    在“12·13”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做客“市民学堂”,为公众讲述国家公祭日背后的故事。

  • 日本史学家警告右翼势力:“阻挠大屠杀成国民记忆很危险

    日本史学家警告右翼势力:“阻挠大屠杀成国民记忆很危险

    “在日本历史学界,南京大屠杀是有定论的。”日本历史学家、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笠原十九司警告说,但日本右翼势力通过大打“否定牌”,正试图将南京大屠杀历史从“国民记忆”中抹除,日本政府的历史认识正被拖入危机之中。

  • 南京大屠杀我们为什么不能记住仇恨

    南京大屠杀我们为什么不能记住仇恨

    看到“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句话我真有点担心,在那么多日本右翼连整个事件都敢抹杀,几乎整 个日本对”南京大屠杀“都不敢正视的今天,我们连”记住仇恨“这句话都不敢说,我们怎么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 幸存者忆南京大屠杀:日军用中国人尸体堆成桥

    幸存者忆南京大屠杀:日军用中国人尸体堆成桥

    几年来,志愿者们陆续走访慰问了90多名大屠杀幸存者。他们来到这些幸存者家中,倾听老人心声,排遣老人寂寞,并在经济上给予了一些帮助。同时,他们也记录下老人的记忆,留住铁的证据。

  • 94岁抗战老兵:亲人被炸死 我毅然投笔从戎

    94岁抗战老兵:亲人被炸死 我毅然投笔从戎

    得知华西都市报记者前来,常紫光虽然不能起身,但他第一时间还是颤颤巍巍地用关节变形的右手行了一个军礼。年逾九旬,军姿未改,当年从军抗战的经历在常紫光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 不为“记住仇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 不为“记住仇恨”

    仇秀英说,每年的12月13日她都会到大屠杀纪念馆祭奠亲人,平时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把那段历史讲给后辈们,“铭记历史并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警醒世人不要再制造类似的人间悲剧。”

  • 幸存者曾言: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

    幸存者曾言: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

    选择宽恕而不是仇恨,是着眼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智慧和善良。但如果忘记历史,难免有重新重蹈历史覆辙的危险。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日本右翼势力正刻意让国民“忘记”李秀英叮嘱记住的历史,他们要隐藏起那段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黑暗。

  • 国家公祭日 102岁抗战老兵写下“勿忘历史”

    国家公祭日 102岁抗战老兵写下“勿忘历史”

    得知国家设立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范老非常激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都要保持警惕性。”老人一边说一边颤抖着手在纸上写下:“勿忘历史!”

  • 朱成山:“爷爷讲述的那段历史给我最初的触动”

    朱成山:“爷爷讲述的那段历史给我最初的触动”

    什么是和平?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潜心研究了十几年。关于和平学的研究,是他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十年以后感悟到的,也是他对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的递进和创新。

  • 张纯如逝世十周年:她让全世界都看到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逝世十周年:她让全世界都看到南京大屠杀

    10年前的今天,她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消息传来,震惊了美国文坛和华人世界。但她用生命撰写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改变了西方世界长期遮蔽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的现状,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南京暴行”的真相。

  • “国家公祭日”江苏纪念活动公布

    “国家公祭日”江苏纪念活动公布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前后,江苏省安排了系列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宣传组通报了活动安排。

  • 国家首个公祭日进入倒计时 “捐砖”已突破53万块

    国家首个公祭日进入倒计时 “捐砖”已突破53万块

    “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活动走进南师大后,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记者注意到,在南师大活动现场,几百名学生听着嘉宾的介绍,当场拿出手机“捐砖”。

  • 南京因国家公祭日600家工地停工

    南京因国家公祭日600家工地停工

    12月13日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依照南京市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方案要求,昨天起,600家易扬尘作业停止施工。

  • 首个国家公祭日将在南京举行

    首个国家公祭日将在南京举行

    今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12月13日,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77周年纪念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将在南京举行。

  • 首个国家公祭日在即 南京大屠杀三部五卷新书首发

    首个国家公祭日在即 南京大屠杀三部五卷新书首发

    12月4日,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张宪文教授等联合南京地区的部分学者,编纂了三部五卷有关南京大屠杀史实与历史的公共读物。

  • 首个公祭日中国民间致函日政府要求就南京大屠杀谢罪

    首个公祭日中国民间致函日政府要求就南京大屠杀谢罪

    民间索赔的正义呼声也感动了一些日本有良知的人。据童增介绍,自从开展对日民间索赔活动以来,日本国内有300多名律师、10多万名支持者通过签名、筹款等各种方式支持中国受害者起诉日本政府和企业。

  • 国家公祭读本课程正式开课

    国家公祭读本课程正式开课

    当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血火记忆》、初中版《历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分别在南京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及职高二年级同时正式开课,全市相关年级12万学生在各自学校上了“国家公祭”第一课。

  • “国家公祭日系列丛书”南京首发

    “国家公祭日系列丛书”南京首发

    2014年7月6日当日,作为“国家公祭日系列丛书”的第一分册,《国家公祭?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1)》在南京首发。

  • 江东门纪念馆举行首次家祭

    江东门纪念馆举行首次家祭

    “看,从今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都要为你们在内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听,77周年的和平警钟即将敲响!”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孙女夏媛在诵读悼念遇难亲人的祭文。

  • 百日内,百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网上公布

    百日内,百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网上公布

    从9月17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在国家公祭网和纪念馆官方网站上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和照片,连续100天,公布百份珍贵证言。

  • 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 江苏将开展系列活动

    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 江苏将开展系列活动

    江苏省有关方面通报,在国家公祭日前后,江苏省和南京市将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五大类21项宣传教育活动。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为国家公祭日而作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为国家公祭日而作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作为为首个国家公祭日的献礼,《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较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而言担负着更为艰巨的社会责任:铭记国耻,让历史的伤痛与教训一代代传承下去。

  • 首个国家公祭日 中方要求日本政府就南京大屠杀谢罪

    首个国家公祭日 中方要求日本政府就南京大屠杀谢罪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政府及安倍晋三,要求日本政府向被日军杀害的南京30万亡灵谢罪。据悉,这是中国民间机构首次以函件方式要求日本政府就南京大屠杀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