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文章
陈平:中国要攀登科技、工业和金融的制高点
作者历经多国实地考察,联系中国发展道路的特点,从自然科学到历史、经济及当代世界格局、中国在世界的定位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在深刻批评西方中心论同时,总结出“代谢经济学”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中国要攀登科技、工业和金融制高点的战略设想。
55202016-08-18 10:38李玲、江宇: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中国道路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道路的成功,在于有一个代表人民的、有强大治理能力的国家,从而能够为市场经济和社会自治奠定公平正义的前提。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机的社会,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现代国家的三根支柱,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方鲲鹏:遥遥领先的美国洗脑业与新闻霸权
近些年,中国宣传工作在方式方法上有了不小的改进,但对于西方现代洗脑(公关)技巧仍然缺少研究,甚至一些官方媒体起到了西方传声筒的作用。
77702016-04-22 12:19杰拉尔德·瑟斯曼:西方如何营销民主(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的权威在中欧、东欧和中亚地区的解体触发了新型的西方干涉,一种“软帝国主义”。在西方政府的语汇中被称为“促销民主”,现今“促销民主”已成为美国现代宣传和外交政策华丽辞藻的中心内容。
22502016-04-15 13:51攻占重庆,中国将落入中共手中--从日军战时文献看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功绩
在日本人看来,共产党比重庆政权更难对付。为此,在筹划1942年总体战局时,日本人迟迟不敢进攻重庆,一个重要考察就是怕重庆最终落到更难对付的共产党手中。日参谋本部对中共的认识虽也未必充分,但是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田中于5月下旬审查推敲作战设想时,在业务日志中写道:“攻占重庆后,抗战的中国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估计,攻占重庆就只不过是极端危险的投机……”。
100812016-04-11 13:46李希光:建设一带一路文明圈
按照“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国即是一个中亚国家,也是一个印度洋国家。“一带一路”将把中国变为印度洋国家,中国将进入“两洋时代”,即太平洋和印度洋时代。我们不再是站在太平洋岸边看世界,不再以深圳和上海为视角看世界。而是以西域为出发点,站在天山或帕米尔的雪山上看世界。构思“一带一路”文明圈:那是一个突厥、阿拉伯、波斯、俄罗斯和汉文化并存、交流、重叠、融合的文明带。
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日元国际化并未取得成功。本文回顾了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从中总结了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启示。
69712015-12-07 09:52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对我们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本文着重从几大方面对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阐释。
64402015-08-18 15:30“真实世界”中的政府与国企关系——从国际视角评切割政企关系的“假改革”陷阱
认为“混改”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取消党对改革和国有经济的领导,这种观点属于“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不符合十五大以来中共中央有关国有经济的改革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某企业已出现班子成员集体辞职,再用市场化方式全部聘回来的极端例子。如果一旦在国有企业形成这种趋势的话,国有企业的活力从哪来?
“《炎黄春秋》前主编起诉爱国学者事件”舆情分析
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尤其微博出现后,网络中污蔑英烈的谣言泛滥成灾,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此案能否做出令广大老百姓信服的判决,考验着法庭的智慧,也考验着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司法公信力以及人民群众扞卫宪法的权力。
24502015-07-09 14:46为什么说公有制是共产党执政基础
公有制经济的兴衰成败,就是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做大做优做强国有经济,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搞好宏观调控,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 国有经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体制性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完善,但这不是制度问题和要不要取消的问题。需要真正坚持和完善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切实实行“两个毫不动摇”
韩毓海:从“治理”的视角理解中国的改革与变迁
2015年5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中信出版集团、《经济导刊》和中信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合办的“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三期:公元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与革命——从永贞革新到改革开放” 在北京大学朗润园成功举行。主讲人为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
12602015-07-09 14:35令人迷惑的“国有企业拖累论”
在宏观层面,国有企业对整个经济起到稳定器和推动器的作用是私有企业所无法承担和实现的。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稳定增长、提质增效、创新升级等重大任务都需要国有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企业,而绝不能人为限制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甚至走私有化的道路。
8802015-05-20 10:05
期刊简介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近期《经济导刊》的内容和定位进行了调整,从经济领域扩展成为包括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综合杂志。导刊凝聚了各方优秀的专家学者,直面当前社会经济重大热点问题,在改革开放中持续探讨研究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扬实事求是的学风,汇聚高端学术成果;注重以实践持续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创新,成为国内独树一帜的前沿思想库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