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共为您搜索到173篇文章
  • 清江游:美日欧携手促进数字贸易拉开新较量的帷幕

    清江游:美日欧携手促进数字贸易拉开新较量的帷幕

    西方集团国家作为一个集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仅在世界大事上、在未来发展上仍要继续利用自己拥有的先发优势,企图恢复对世界的统治,而且它们在主要的政治、经济、贸易问题上会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以前说过,在涉及我国主权、内政的问题时,西方集团国家总是高度一致的。这次在数字贸易的规则制订上同样显示出这种高度一致性,这意味着我国崛起面临的阻力不是来自美国一国,而是来自整个西方集团所有的国家。

  • 胡新民:中国和美国,谁该感谢谁?

    胡新民:中国和美国,谁该感谢谁?

    不管当年中美关系解冻的具体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即不管当年中美哪一方对作出这个战略决策的分量更重一些,但美国当时有求于中国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回顾中美关系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美两国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过去是这样,今天也应该是这样。特别是现在我们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 中美友好?美国用“签证武器”打击中国是何居心?

    中美友好?美国用“签证武器”打击中国是何居心?

    美国一直是在跟中国搏命,是要中国的命,而我们却仍在吃斋念佛,美国已经对中国伸出了獠牙,我们却仍在对人家讲和平发展,讲铸剑为犁,这无疑是以羊伺狼,当年麦哲伦到达美洲的时候,当地的土着人就是这样对待欧洲强盗的,结果被那帮欧洲强盗斩尽杀绝。我们决不要做印第安人,不要铸剑为犁。我们现在最缺的是斗争精神,缺了斗争精神,不懂得以战止战,所以处处被动,处处受人欺负。

  • 余东晖:中美不得不面对部分“脱钩”之现实

    余东晖:中美不得不面对部分“脱钩”之现实

    技术上,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或许会放慢中国超车的节奏,但阻挡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只要中国自己能够保持一个开放宽松、鼓励创新的环境。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越厉害的领域,中国往往以举国之力发展,更有可能追赶,航天领域就是例证,下一个领域可能就是芯片。

  • 张志坤:当代中国对美斗争的特点与意义

    张志坤:当代中国对美斗争的特点与意义

    中美之间存在的是战略矛盾而不是问题分歧,彼此发生的对立与冲突,也不是一般性的摩擦,而是结构性的战略对抗;中美两国之间的这种对抗性矛盾具有全面、全般和全方位的特点,它涵盖一切领域、包括一切方面,贯穿发展权过程;美国正在调动调动全球一切力量、动用全般资源来围剿中国,而中国也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抗击美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的外部障碍和阻力来自美国霸权,复兴崛起与抗击霸权这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实现复兴崛起,意味着抗击成功;抗击成功,自然也就实现了复兴崛起。中国将没有抗击霸权失败或者不需抗击霸权而实现复兴崛起的任何可能。

  • 盘点特朗普对华举措,展望未来中美关系

    盘点特朗普对华举措,展望未来中美关系

    纵观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中美关系,笔者发现有一个规律:美国把中国视为伙伴,两国关系就发展,就友好;美国把中国视为对手、威胁,两国关系就对峙甚至对抗。当下,美国已经明确把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未来两国发展趋势难以乐观,将在有限合作的同时,更多地会出现矛盾、摩擦甚至发生冲突。美国着名外交家基辛格说,“中美两国关系回不到从前了”。对此,我们必须足够重视,而不应有任何的幻想。

  • 从大变局看中国不怕打又谋和平合作

    从大变局看中国不怕打又谋和平合作

    中国和当年苏联不同,中美关系也应该不同于当年美苏关系。中美建交40年来历经曲折,但总体获得积极发展,并有利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如今,习近平主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乃至迄今12轮中美经贸高级磋商中,中方表现的诚意与诚信,都表明中美两国应该而且可能“合作解决问题”。特朗普是颇有政治抱负的总统,关键就看他能否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和政治魄力,彻底摆脱冷战狂人、战争狂人的牵制,顺应大势,顺应人心,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

  • 李毅:中美关系与国际形势新常态

    李毅:中美关系与国际形势新常态

    科技冷战其实不是今天开始的,已经打了三十年了,本来就已经封锁得很厉害了,什么巴统,什么禁运,美日欧联合对华军事科技禁运,只不过现在美国把这个军事科技禁运又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直接打中国的60个大企业,把这些中国大企业列为敌人,美国企业必须跟你们切断联系,美国企业不跟你们做生意。​俗话讲,美国禁运什么,中国就有什么,美国卖什么,中国就没什么,这是千真万确的。我认为,美国把这60个企业列入实体名单,是救了这60个企业。如果美国能列入300个中国大企业,那就把全中国救了,肯定的。

  • 从历史与现实看中美百年对决

    从历史与现实看中美百年对决

    大国抗衡,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胜负非一朝一夕能见分晓,较量持续上百年屡见不鲜。美国超过英国用了一百年时间。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世界发展的核心焦点就是中美对决,未来依然有可能长达五十年、一百年。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有必要提高警惕,做好坚持持久战,与美国开始漫长斗争的心理准备。超级大国一旦开始对抗,逐鹿全球,先妥协者必死。中国唯有力战到底!鼓吹和平、绥靖投机、全盘妥协,只会使中华民族再次沦为列强的奴隶。战争有其本质性规律。只防守不进攻,永无胜算。只防守不进攻,永远抓不住战机。面对美国的猖狂进攻,中国不能疲于奔命处处设防。在黑暗中期待黎明,在防守中孕育反攻,等待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尽快到来!

  • 张志坤:如何才能让美国放弃冷战思维

    张志坤:如何才能让美国放弃冷战思维

    究竟如何才能让美国放弃冷战思维,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还需要进行很多思想、勇气、信心的积累积淀。由此,我们可以展望未来一个阶段中美关系的大致走向,可以预计,美国针对中国的冷战思维及其在这种思维驱使下的各种行动还将变本加厉、日趋严峻,在中国没有找到令美国不得不放弃或者削弱其冷战思维的办法以前,中美关系的上述趋势不会出现大的转折。

  • 岳青山:中美两国在非洲“展开竞争”,结果蛮好看

    岳青山:中美两国在非洲“展开竞争”,结果蛮好看

    天在做,人在看。尽管美国贼喊捉贼,血口喷人,把所有的污水泼向中国的“一带一路”!但非洲各国还真是“睁大眼睛”,识破了“假朋友”,找到了真朋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相信我们的东方朋友”,结果却是非洲40多个国家,先后加入了“一带一路”的建设。真还是那句老话,公道自在人心!

  • 中美“合作共赢”的空间还有多大

    中美“合作共赢”的空间还有多大

    现在,美国对待中国的基本方针是“争斗”,其名曰“战略竞争”,美国霸权的“斗争”精神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疯狂,世人皆知。为了斗倒斗垮中国,美国正针对中国进行系统全面的战略设计,比如推出“印太战略”,搭建新的反华联盟,还比如退出美苏中导条约,甚至针对伊朗、朝鲜的极限施压,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服务于对付中国总体战略的一个环节。当然,美国并未完全放弃对中国接触这一手,可谓两手并举,两手都在用,但“斗”与“打”的一手越来越居主导地位了。

  • 李慎明:妥善应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

    李慎明:妥善应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

    应从整体上看待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处理好坚持原则与必要妥协、坏事还是好事、偶然还是必然等关系。从眼前看,美国当局发动中美贸易战的直接目的是在朝鲜半岛生事,让中国多买他的商品,全面打压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2025制造”规划。从长远和根本上说,由于中美合作共赢关系的中方原有物质资源和发展方式的红利已相对匮乏,美国国内经济问题严重和对我国和平演变企图进一步破灭,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美国想对我国“半渡而击”、不希望中国发展强大等原因,中美冲突一定会有的。我们要释放最大的诚意,尽力保持与美国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与外交关系,但应高度警惕其所谓“软实力”“巧实力”和“巧竞争”,对其实施的全方位打压和遏制政策有所准备。

  • 斗与合的变奏——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斗与合的变奏——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美国表现出的咄咄逼人,既是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也是美国经济虚火太旺的表现,面对虚拟难持续、实体回不去的情况,美国只能通过不断挑事的方式把虚火发泄出来。在几番折腾之后,才会无奈承认全球霸权已是美国扛不动的负担。毕竟,一个主权国家充当世界霸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到那时,美国才可能愿意与中国平等相处、互利合作。

  • 中美关系的未来:历史视野中的中美全球战略博弈

    中美关系的未来:历史视野中的中美全球战略博弈

    本文从中美两国的现代发展的历史,探讨中美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轨迹。 在美国精英眼里,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威胁,正想尽一切办法遏制中国的发展,正在为最终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国的威胁在努力。 从小布什的把朝鲜包括在其邪恶轴心论里,到当今新一轮的对朝鲜的制裁,从颠覆利比亚,从支持叙利亚的反对派和伊斯兰国势力等等,都可以看到美国布局与中国最后叫板。 中国不可不做及早防备。 为国家安全起见,中国必须跟周边国家,特别是朝鲜,进行战略关系建设,与俄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以确保国家的安全。经济发展重要,但国家安全跟重要。 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一切。 看看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发生的事。要及早未雨绸缪,要进行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