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种下仇恨的种子?谁打开潘多拉盒子放出纳粹恶魔?
新纳粹继承德国纳粹衣钵,反犹太人,膜拜希特勒,开车撞死海耶女士的右翼分子就是这样的新纳粹,他前脚参加了游行,后脚就冷血行凶。目前新纳粹组织在全美据称有2500名成员,存在于三十多个州。因为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缘故,反犹言论和卐字标志都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讽刺性的画面:在夏洛茨维尔市的集会上,一些右翼分子以联盟国旗、纳粹手势表达着对有色人种的厌恶,一个黑人警察在忠诚地守卫着身后这些小丑们的言论自由。在加拿大等同样保障言论自由的国家,仇恨言论却不受法律保护,因为言论自由保护的是表达的权力,但仇恨言论本质上是暴力攻击的一种形式。
美国轰轰烈烈“破四旧”
黑人和左派组织长期致力于消除邦联痕迹,在这个时代则主动将斗争升级。以往,他们只是反对南方各州政府带有邦联烙印的旗帜。如今,却扩大到反对一切有邦联痕迹的纪念碑和建筑物,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方兴未艾。南方和边界州各地,到处都有抗议活动,到处都有拆迁的动议。六月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的市长下令,搬迁几座邦联将军的铜像。就在八个小时前,在北卡的迪拉姆市,左派抗议者拉倒了一座邦联战士的铜像,又踢又踹,欢呼、吐口水、比划中指。让人仿佛置身在美军刚刚攻克的巴格达。
弗州冲突与大选以来美国政治的极化
此次民粹主义运动使得经济不平等、移民、全球化、海外干预等重大问题突显出来。虽然这些问题是美国当前社会所亟待解决的,但两党建制派却出于政治原因而尽力回避它们。特朗普和桑德斯成功地将上述问题带入主流政治议程之中,并且很可能使其长时间存在下去。
李将军的雕像,撑着灯塔的面子
李将军的雕像,撑着灯塔的面子,以及灯塔主义者们脆弱的神经。灯塔脚下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就得赶紧塞回干净整洁的红地毯下面去,然后人人若无其事的在上面走来走去,把他们碾成一团团面目模糊的肉泥。
弗吉尼亚,美国梦开始和凋零的地方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美国的种族仇恨的渊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在弗吉尼亚?这一矛盾是否有化解的可能?要解开这些疑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顾弗吉尼亚的早期史,那个美国梦开始和凋零的时代,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因果,在那时已经种下。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调“爱国主义”的国家,其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渗透到方方面面。然而将美国的爱国主义这颗“洋葱”外面的皮一层层拨开,最终剩下的,就只有“白人至上”和“拜金主义”。正是这两大法宝在手,弗吉尼亚才从一个小小的村子詹姆斯敦,成长为一个州,最终成为美国。
神话可休矣:李将军出淤泥而不染,移除雕像是找茬?
一系列为新纳粹,3K党这次仇恨行动洗地的文章,所强调的核心都是,虽然奴隶制是坏的,但南方邦联将军罗伯特.李却是个深明大义,出淤泥而不染的好人。他反对和反感奴隶制,但只是出于对家乡的感情才为邦联作战。然而李将军的这一切,不过是后人的发明,其目的是抹灭奴隶制作为内战起因的核心地位,塑造高贵又正直的南方形象,为种族隔离的吉姆·克劳法张目。而对这一历史神话的宣传从未停止,直到今日仍有人相信李将军那杜撰的光辉形象。
经济两极化、白人至上、道德冲突——分裂的美国
2016年11月总统大选时美国没有战争(美军从阿富汗和伊拉克已基本完成退出),没有经济衰退〔2016年第3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9%,远高于西方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没有发生类似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等极易引起社会撕裂的重大事件,但美国社会处于严重分裂之中却勿庸置疑。美国《时代》杂志推选特朗普为2016年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文章的标题就是“美利坚分裂国总统”。
辛辛苦苦200年,美国这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
上周六,美国维吉尼亚州夏洛特维尔市发生了一场大骚乱,一群白人至上主义者在搞集会时,与反对他们的人群发生致命暴力事件。一名白人青年直接开着小汽车,加速冲向反集会的人群碾压,结果导致32岁的女子海瑟·海尔死亡,几十人受伤。这次事件让很多美国人受到惊吓,也惊呆了许多其他国家的网民。这里还是“不同肤色、不同种族融洽相处”的美国吗?这到底是一个假美国,还是一个真美国?
一个雕像怎么就引起美国一场大骚乱?关键是...
人们无法理解,为何这些前途一片光明的“美国梦接班人”会走上街头、如此亢奋地为危险组织摇旗呐喊。除了试图为历史翻案,试图挑起种族仇恨外,“另类右翼”的另一主要目标是“排外”。在纳粹、民粹、反对非法移民、“净化美国本土文化”等一系列口号背后,都有排外的影子。
美国大乱,中国公知和美分绝不敢告诉你事件详情
中国网上最流行的一个美国神话,刚刚被美国人打破了!美国的南北战争,一直是中国网络上被一些人重点美化、乃至神话的一段历史。其中,美化美国这段历史的人最爱谈论的一个事情就是美国人的“宽容”:当南方军队的指挥官罗伯特·李在主动投降后,这个“沾满人民鲜血”的人不仅没被打倒,反而在美国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至今受到人们的纪念”,到处都是纪念他的雕像。可是讽刺的是,就在这两天,这位李将军的雕像,却在众多美国人的一片欢呼声中被拆掉了…而决定拆除他雕像的当地市长的发言,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美化美国的中国人的脸上…
白人至上主义的纳粹还魂
在本周,纳粹礼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右翼集会上,纳粹旗帜和希特勒语录也在夏洛特市的右翼分子游行集会上招摇过市,游行队伍呼喊的口号就包括“血与土”——这是二战前德国种族主义的民族认同根源、纳粹意识形态的根本基础。
英国朋友谈弗吉尼亚骚乱
李将军雕像只是矛盾的激化。华生,南北战争作为历史,李将军雕像遍布全美各地。中国公知曾为此流泪,说美国内战无仇恨,有包容心。在公知眼中美国一切都是香甜的。事实上美国充满着仇恨。野蛮和暴力。白人至上者说美利坚是白人的土地。华生,他们忘了他们祖先剥印度安人头皮时的快乐。
弗吉尼亚大骚乱 美国乱世的见证者 李将军
引发此次弗吉尼亚大骚乱的是种族主义,但是归根到底是阶级矛盾,是美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斗争激烈的结果。罗伯特李作为一位美国奴隶主阶级的军事家,美墨战争和南北战争中的传奇人物,正在被某些美国极右翼分子推出来作为他们的精神偶像和精神领袖。
请澳外长就大学辱华海报表个态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开放的、对华友好的澳大利亚。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有极少数极端分子,但我们需要看到他们肇事时,主流社会对他们毫无保留的迎头痛击。请澳大利亚社会就种族主义海报展现他们的“三观”。
章莹颖案发生地:美国种族主义与排外主义大回潮
2015年,非裔美国人在警察执法中的死亡率是白人和西裔美国人的两倍,非裔美国人在执法过程中因被枪击或其他原因而死亡的比例高达25%,比白人高出8%。由此可见,美国警察执法过程中的种族矛盾和执法过度问题凸显,导致非裔美国人和白人的种族矛盾因警察执法暴力而恶化,且这种冲突和对抗由个体层面扩散至族际层面。
揭开西方画皮,推荐《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
感谢程巍先生抹去历史灰尘,为我们还原了那个刻意编造的历史叙事。《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是近年来难得的一本好书。当然,这是对中国人而言。对于那些依然若明若暗地抱着种族主义鬼魂的中西方人士,这本书是不受欢迎的。但我认为,它的某些片段倒是可以成为中国孩子们的课文,或者成为课外必读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