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什么从藏南撤退?守不住吗?这回彻底讲清楚
如果1962年战争结束后又迅速与印度再开战,那么苏联是不会介意暂时与美国放下成见,一起利用印度来给我们的西疆制造“永无宁日”。须知,当时中国早就因为核弹问题而成了苏联的眼中钉,搞死我们可能未必,但绝对不介意搞乱,因为,这样才好控制和驾驭,迫使毛泽东屈服。所以呢、为何伟大领袖是伟大领袖,为何国家第一人必然是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才能担任。这些事,你说当年说出来,又有几个普通人能懂?
修理印度就要这样下手:解决印度的上中下策
中国可以在不改变主要战略方向是东部沿海地区,美国是中国的主要对手和敌人等基本判断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在确保东部沿海地区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改变对印度方向的纯防守战略,调整部署,通过布置更多的军事力量,给印度更大的军事压力,为以军事手段解决印度的问题,在最快时间内进行准备,创造条件。
张文木:1962年中美苏三国博弈及其总结
毛泽东虚势于东南,调动了全局,在国际舆论中又孤立了美国,同时又出其不意“亮剑”西南,速张速合,既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有限矛盾性质,同时又在中国国内最困难的时候震慑了美苏企图干涉中国事务的各种试探。仔细研究,与20世纪50年代初出兵朝鲜相比,毛泽东西南对印度出手是手下留情的,此役与诸葛亮“七擒孟获”曲异而工同。 在1950年毛泽东在东北方向是要与美帝国主义争打出新中国起码应有的战略地位,而1962年毛泽东在西南要的则是长时段的稳定与和平。
点燃南亚火药桶?那并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努力下,由美国点燃的中东火药桶在燃烧六年多以后,也逐渐面临着熄灭的可能。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显然更加不能点燃南亚这个更近的火药桶,因为我们当前的国际形势较之冷战时期更为复杂多变,今天的盟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敌人。我们不可能再像上一次中印战争那样打一场完全可控的局部战争,以极小的代价打出五六十年的和平。
给我们中印边防部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支持
士气只可鼓,不可泄。当前的态势或者是引而造势,或者是蓄势待发,或者是激战前夜。中央自有中央的考虑,军委自有军委的战略,边防部队自有边防部队的战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民众只需给我们年轻的勇士们更多的信任、鼓励和支持。我军向来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战,慎重初战,打则必胜。相信我们中印边防部队一定会把好祖国的西南大门,给全国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底线与极限:喜马拉雅山地背景中的印度和中国
印度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政治影响,军事上的影响倒在其次。军事上中印双方长短相抵,印方有防御的地理优势,却没有向中方进攻地理条件;而我方具有进攻的地理优势,却不具进攻后坚守前线的地理条件。但从政治上看,中印之间却存在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结果。双方合作会形成双方东西相互间战略呼应之势,冲突则会造成双方力量的相互内耗和牵制。前者有利于各自的外交目标的实现,分担抵御西方霸权主义的压力,后者则会造成中印之间的力量损耗,使西方从中渔利。
中印战争会爆发吗?如何爆发?
中印短期内不会爆发战争,如果在这5到10年内发生了印度的趁中国危难之时、内外交困之际而借机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的应对之策最大可能是通过发动印巴战争来化解,中国在此期间会全力应对东南方向和内部的问题,而尽量避免直接卷入持久的中印战争,会最大限度的支持巴铁的对印作战。因为,中印问题对中国来说是次要和靠后的问题,对印度来说是借机牟利和瓜分利益的事情。
深度体验孟买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印度
印度的社会,往往就是一个不靠谱的差异,扯出一片不靠谱的问题,然后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以几何级数堆积在一起,搞得整个国家以一种很随机的,无法定义的状态在前进。
印度加大对我"惩戒威慑",以我为战略敌手昭然若揭
随着中印两国国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同时提升,印度对来自于我的战略和军事压力,呈现出既担忧又狂妄的矛盾状态。由于得到美西方大国的支持,印度战略高层和军方对我的挑衅心理逐步增强,一旦错判形势,由越境对峙转为固守设点甚至开枪挑衅,中印边界就存在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印度只认利益和实力,当前,指望用和平方式遏止印度停止侵犯行为难以奏效,除了灵活的外交和战略运筹之外,必须保持强有力的军事震慑和压迫。
中国是如何失去锡金的?
将来锡金复国,收回藏南。洞朗地区金手指地段的军事意义就非常重要,当年大清实力远不如英国,失去了锡金,历史证明,实力决定一切。恶有恶报,时候未到,印度利用地形上的军事优势肢解了巴基斯坦。将来印度各邦被切割分裂也并非不可能之事。东帝汶能从印尼独立,锡金有何不可?
深度:“新中国在中印冲突中丧失大片领土”的真相!
中印冲突的历史根源一方面是旧中国国民党政府的腐朽与国家的衰落刺激了印度的扩张野心,另一方面是英国及其之后的美国采取的“分而治之”的政策进一步鼓动了印度对华侵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在中印之间的冲突中是完全被动的,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使得中国在中印冲突中由被动转为主动。现在流传的一些所谓“新中国在中印冲突中丧失大片领土”之类的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的。
印军侵入我境内,背后是对中国这个举动的深深恐惧
洞朗高原如此重要,也正是中国和不丹20多轮边境谈判,始终谈不出结果来的重要原因。对中国来说,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而且历史上属于我西藏地区,怎可拱手让人。对印度来说,中国控制了洞朗高原,就拥有了对印度的战略优势,因此压迫不丹必须要争夺力保。
突发:印巴在克什米尔交火,巴铁又给中国助一把力
通过与巴铁的配合,增加其东西两线的压力,促其思考冒险的成本和收益,为进行改变中印东线的的兵力不足争取时间,还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能通过印巴冲突的升级,让印度知难而退,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不能,那就中国大兵压境,东西两线扯动,让印度尝尝疲于奔命的滋味。以印度现在的力量,也不足以同时应付东西两线作战。一切以争取对中国最为有利的结果为原则。
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再起,三哥真的要2.5战争?
中巴是什么关系?患难之交,风雨无阻,无需多言,一个眼神,巴铁就操家伙上了。印度跟当年一样,仍然把错觉当现实,以为美国,俄罗斯,日本都在挺它,这次莫迪在访美达成军售协议后,与中国的矛盾一下激化。三哥又膨胀了,像个汽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但里面是空的。汽球只有两种结果:被别人戳破!(青藏高原火箭炮随时问候新德里)自我爆炸!(国内武装危机)巴基斯坦现在就像一枚针,能不能戳破印度,就看印度皮有多厚?一旦戳破,印度就迅速瘪了,变成一个大号瘪三。
中印边境对峙出现重大变化!巴基斯坦为何出手了
中印在东边剑拔弩张,印度西边突然吃紧。按照印度国防部的说法,7月8日早晨6月30分,在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军队用小型武器、自动武器和迫击炮向印度陆军哨所开火,导致2人丧生,数人受伤。印方宣称,来自巴基斯坦方面的炮击十分密集,救援车辆无法到达村庄接送伤员。 这显然是“蓄意”而为,所以印度指责巴基斯坦违反停火协议;但巴基斯坦随即指控,印度才是“无端”发起攻击的一方。
制服印度,要学诸葛亮七擒孟获
西方对印度有不少溢美之词,他们赞赏印度市场化的条件,民主制度,年龄优势等,说什么印度将成为未来唯一能够挑战中国的国家,其实这是西方耍的一个小伎俩,就是满足印度的虚荣心,培养印度的大国野心,目的只有一个,拉印度遏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