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纪念五四运动 发扬五四精神
就思想启蒙本身而言,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缺乏广度和深度。缺乏广度,是指它没能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去,直到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爆发,知识分子才普遍认识到民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缺乏深度,是指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启蒙,五四运动后期才提升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新境界。上述两方面缺陷归结为一点,就是五四运动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没有将新文化运动与广大工农群众结合起来,没有把思想文化启蒙与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因而没有能够将广大工农群众唤醒发动起来,这也是五四运动未能全竟其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海鹏:说说历史有什么用
历史科学是基础科学,无论哪一个学科,其实都离不开历史,至少离不开本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即使是自然科学,也离不开历史,至少离不开自然科学各学科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只有透彻了解本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才能对学科发展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科学事业永远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都有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无论社会科学家还是自然科学家,只有透彻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才能明了本门科学发展的方向,以及本门科学如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性的炼狱,党性的熔炉—隐蔽战线后代谈隐蔽战线
艰苦卓绝的隐蔽战线斗争造就了一大批无名英雄。他们有的大智大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深入虎穴,与敌周旋,获取情报;有的舍生取义,面对酷刑,视死如归;有的潜伏敌营,长期斗争,率部起义;有的忠诚可靠,周密安排,确保党中央安全;有的巧妙应对,冲破封锁,保证交通畅通。他们在斗争中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勇气概。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给热播剧《密查》等影视剧提几点意见
可惜的是,当下某些文艺工作者却把描写地下党人革命工作的电视剧弄成了包裹着谍战剧外衣的言情剧。给人的感觉是地下党闲着没事整天去谈恋爱,而且不需要组织批准,想和谁谈就和谁谈,还经常和国民党特务与日本间谍之间弄出一点“超越政治分歧的恋爱”。这种狗血雷人的剧情暴露了他们对于那一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史不仅一无所知,而且缺乏对原着和历史的最基本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判断力。《密查》中这种情节,也反映了近年来所谓“红色谍战剧”当中带有一定程度普遍性的问题罢了。
龚忠武:试论李大钊的精神和业绩不灭论
李大钊,作为史学家和革命家,对时间维度在历史运动中的重要性,本能性地十分敏感,多所着墨,写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李发表了自己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其中李提出的精神不灭或业绩(或功业)不灭思想,因为涉及历史理论和历史哲学,值得重视介述。李大钊从哲学或历史哲学的高度,不是从科学的观点,谈到了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虽然他倾向于将历史学视为一门科学的门类,但限于他的史学训练和时代的局限性,只是从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精神上立论,没有将史学有机地—必须强调,有机地—整合到科学的范围之内,成为真正的科学史学。
董学文: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我们总结和回顾五四运动100年的经验和教训,不难发现,处在中国历史变迁关节点上的五四运动,正是由于其核心有了先进的世界观和革命论指导,它才提出了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和现代社会制度选择的科学诉求,它才激励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勇敢地登上历史舞台,它才预示了古老而青春的中国将在革命的烈焰中诞生,它才宣告了不屈奋斗的中华民族将迎来伟大复兴。
赵磊:“信马者”的试金石,试试如何?
毋庸讳言,承认历史具有“必然性”,就必须承认历史“决定论”。但是,认可历史“决定论”,并不意味着必须认可历史是有“目的性”的。换言之,人们既可以把历史的“必然性”解释为由某个意志支配的“有目的”的过程,也可以把历史“必然性”解释为是一个“没有目的”的自然过程。
为中国革命辩护——读曹征路的《重访革命史》
我认为,《重访革命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部着作本身。如同曹征路的《那儿》、《问苍茫》和《民主课》等小说那样,她的写作和发表(目前还只是在网络上),都是历史征候与时代征候双重挤压的产物,毫无疑问也会遭致某些人的贬损和攻击(有时是以漠视的方式)。她或许将作为一份由良知和勇气混搭的“证词”,被雪藏在时间的深处,但如同曹征路为之辩护的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她不可能长久被遗忘,迟早有一天会被人们发掘,被追认,被褒扬。
《美帝国通讯》丨美国神话的终结
这是美国的新神话,预示着边疆的最终确定。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个国家过去认为自己已经逃离了历史,或者至少驾驭在历史之上并大步前进,但现在却发现自己被历史困住。它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这个民族过去认为自己是未来的引领者,但现在却成了过去的囚徒。
曹英:中国人为什么选择共产党
20世纪中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共产党和国民党这两个主要政治力量的较量,以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彻底胜利而告终。在拯救民众苦难、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现代化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均符合人民愿望、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运动的规律,占有道义的制高点,获得了最大公约数,创造了最大同心圆,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笨伯”“伧夫”皆“乡愿”——胡、蔡互怼及其他
爱惜羽毛的蔡太史论争中没有像胡适、顾颉刚那样放肆,无所不用其极,但也并不甘心,一再反击(这正中胡适下怀)。胡适也一再以胜利者姿态嘲笑蔡元培“成见太深”。1939年10月21日《警察三日刊》上有一篇署名“逸樵”的《石头记补说》,伸蔡元培之说,而斥胡适“未除伧夫乡愿本色”。这个“逸樵”若非蔡元培本人,便是其死党。人情不甚相远,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坦荡”、“宽容”!
韩东屏:参观法国卢浮宫有感
我们要记住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不是要制造仇恨,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历史是我们了解世界,了解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更清楚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的古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申尊敬:信念如山 善变如水
正能量的信念如山,善变如水,代表了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合一,产生的是强大的“裂变效应”。这种“裂变效应”,不断地由精神变物质,从古至今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为创造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可以光耀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宝贵财富!
巴黎圣母院烧毁,是欧洲强国没落的标志性事件!
巴黎圣母院烧毁了,除了烧毁了一座着名建筑外,也充分表明了法国没落了!法国没落了,英国情况如何呢?英国现在正闹脱欧,这一危机被称作英国二战以后的最大危机!现在,英国内部争得不可开交,英国与欧盟也争得不可开交,大家都在操心这些事,哪里还有心思谋发展呢?德国情况比法国和英国略好,但情况也不容乐观,经济增长一直不太理想。至于意大利、西班牙等这些国家,早已陷入困境不可自拔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巴黎圣母院被烧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烧毁,也是一个国家的没落,更是整个欧洲的没落!
别忘了,4月17日是中国最屈辱的日子!
5个多小时的激烈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其实也损失惨重,4艘主力舰基本丧失战斗力,但就是一艘也没沉。而北洋舰队虽然“定远”、“镇远”等主力舰岿然不动,但沉了“超勇”等5艘较弱的军舰,“广甲”号更是逃离战场,几天后触礁沉没。日本即便胜,也是惨胜,所以率先退出战场。而失去5艘军舰的丁汝昌,注定要接受悲剧的命运了。
从家族企业到家族经营——三井财团揭秘
当日货横扫中国的时候,国外许多人都在惊叹中国人对历史的遗忘、对自己祖先的背叛!可那些惊叹者有所不知,不是中国人健忘,而是他们根本接触不到历史。同一家日本三井企业,五十年前它生产的毒气弹和生化武器要让中国人亡国灭种,五十年后它生产的化妆品在中国却成了时尚标志;五十年前它在中国做着强盗们想做但却做不了的事,五十年后挂上外资的名头中国人依旧在它面前卑躬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