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县长胡春航吞袖殉国,老父继承其志五十参军
就在胡春航的追悼大会上,老先生以五十岁的高龄报名参军,被任命为永清县抗日政府名誉县长,后实任安次县副县长,实现了“父承子志”的愿望。中华民族有败类,但更多是不屈不挠的英杰。就在胡春航吞袖殉国的稍前或稍后,同为冀中第十专署第二联合县的组织部副部长谭杰,在率领武工队到敌占村庄活动时不幸被捕,在敌人的看守所里,受尽酷刑却仍然骂敌不止的他,趁看守不注意,用一根筷子插入耳中,撞墙而死,为民族的解放贡献了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可惜的是,最近这些年,热播的镜头,似乎早已忘记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忘记了还有一群既没有德式钢盔也没有美式步枪却仍然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抗争不歇的土八路们。
胡新民:讲抗战史,学者更要注意实事求是
当我们的学者讲抗战史的时候,尽管可以以种种理由避开那些敏感的内容,但如果以不符合历史真相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肯定是一种不负责任、不实事求是的作法。我们的后人一旦接触到历史的真相,他们又会怎样想?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历史周期律下的中美大博弈
毛泽东主席当年在讨论“历史周期律”时曾经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里的“民主”显然不可能指的是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在此基础上,中国今天如果要是按照对内坚持共同富裕,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使世界共同发展的新道路,最终完全有可能打破历史的周期律,带给人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国家对华盛顿一些人的任性表达不安与反对,不正是反映了历史演进的辩证逻辑?以历史眼光看,中美的长远利益都在于维护整个国际体系的有序稳定。按照艾利森的统计,过去500年里全球有16次主要的霸权之争,其中12次发展成了战争,只有4次实现了和平过渡。21世纪的今天,国际上的事应该各国商量着办,而不是谁的胳膊粗、气力大谁就说了算,世界并不需要所谓的“权力转移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两国今天应有的战略境界,自然不是上演第十三次“迎头相撞”,也不是追求第五次“和平过渡”,而是要真正摆脱以“霸权兴替观”看自己、看世界。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重讲王二小的故事
这是日本侵略者在两年内对中国河北一个小村庄发起的三十六次疯狂的灭绝人性的残酷虐杀。在三十六次生与死的抗争中,少年的心经受了三十六次血与火的洗礼,最后在战争中走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战争让儿童走开,这只是善良人们的愿望。
新时代三个“意味着”的现代化指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等,在新时代都已发生了变化。以此为基础,中国的国家战略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无视这一切,说明人们囿于线性历史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缺乏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应超越线性历史观,进入唯物史观所内含的辩证法视野。第一个“意味着”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人民”指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根本区别,中国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第二个“意味着”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向,社会主义实实在在地体现于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第三个“意味着”表明了中国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指向,预示着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启。
侯惠勤:必须从理论上说清楚做到“两个维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认清历史潮流,排除各种干扰,一心一意埋头苦干出来的。然而,我们今天在世界格局大变动下日益全面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浩荡而又波诡云谲,曙光已现而又乱云飞渡,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挑战的复杂多变、考验的严酷无情,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更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做到“两个维护”,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集全党全民之力共克时艰,而且可以辨识潮流,把准方向,增强自信,集全党全民之智高瞻远瞩,开创未来。
钱昌明:蒋某人能成为“历史功臣”吗?
综观蒋介石的一生,至死也未能改变其顽固的反共、反革命的立场。他一生与绝大多数中国人民为敌,两次发动反共、反革命内战(连杨先生也无法否认这是“大过”两件),残杀了多少无辜的人民?说他是“人民公敌”毫不为过。杨天石的“捧蒋”史观可以休矣!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
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要传承红色基因,就要破立结合,一方面对文化艺术界的乱象进行批判,一方面开展各种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比如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而比较有效并且能够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作用的就是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面处理好弘扬主旋律的文艺多样化的关系,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创作中处理好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用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再现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关于与“国际接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现代化一条路,一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蕴涵着规律一致性和道路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最终不可避免地纳入了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轨道,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现代化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不仅可以让中国人民免受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和苦痛,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自主性立场、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高扬为人类的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的旗帜和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的侵扰,是这一自主性探索过程中蕴涵的双重政治定力。
李零:民国根本不是什么“黄金时代”
民国时期是个天下大乱的时期,根本不像现在人吹的,简直是黄金时代。天下大乱,最倒霉是谁?是老百姓,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再不舒服,也跟老百姓没法比。你不能把全部历史都写成知识分子的受苦受难史。即使“文革”也不能这么讲。当时谁都知道,首当其冲是老干部,知识分子顶多是陪绑。更何况,整知识分子的,很多也是知识分子。
从“贴墙咖啡”翻车看几十年无良文人的洗脑轨迹
“贴墙咖啡”这一篇“高雅”和“尊贵”的鸡汤文,并没有起到像几十年前的文人跪拜灯塔的引领效应,而是被网友们360度全方位的吊打。评论中很多人都说这篇文章早就读过,有说在《意林》上读过,有说在《读者》上读过,有的说在《故事汇》上读过,还有在《知音》读过的。看来,这篇鸡汤真是一锅”陈年老汤“了。有一个人说,当年看到这篇文章,给我感动得稀里哗啦,现在再看到这篇文章,只觉得恶心得想吐,更为自己曾经被公知洗脑而羞愧。
美国独立战争不是一国革命产物
《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这本书就挑战了两个世纪以来,美国史学界的固有做法,将美国史纳入全球背景,清晰而深刻的指出,许多曾经被描绘为美国政治精英、军事精英、商业精英独创的制度化创新,以及其他一些对于美国历史进程形成了长期影响的重要选择,其实都是全球框架下各种政治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荷兰人、西班牙人、法国人以及之后的英国人在北美的殖民,并在随后展开领地竞争,这是美国开国以后扩张冲动的来源。殖民强国的领地竞争、贸易竞争,从来就是充斥着暴力和欺诈,并不存在一些美国学家所宣称的五月花号来客以后,美国人一开始就有平等共和性。
血色回忆:俄罗斯私有化运动之悲剧史诗
回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私有化运动,我们会发现俄罗斯人民利益损失最大,俄罗斯综合国力严重下滑,获利最大的群体正是极力鼓吹私有化的俄罗斯“精英集团”及美国西方在俄罗斯的代理人。历史当然不是剧本,没有假设,无法改写,苏联解体以及俄罗斯私有化运动的不可逆性,使俄罗斯人民只能选择品尝历史的苦果。苏联解体、俄罗斯私有化运动的历史并不久远,以史为鉴,希望敲响我们的警世之钟,撕掉荒谬理论的伪善面具,走好中国模式发展之路。
勇士飞扬唱大歌──台湾人民武装抗日20年简史
台湾人民经过了20年英勇的武装抗日斗争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全岛共同一致、深入人心的强大的汉民族意识,这成了后来第二第三阶段抗日运动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以台湾人民为主体的20年武装抗日斗争,不论其规模、其惨烈的牺牲、或其长达二十年的顽强抵抗来看,在中国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历史中是最光辉的一页,在全世界的反殖民斗争史上也是光荣的一页。
大数据对比国共抗日(公平、公正)
胜败有凭,并非是胜利者书写历史,而是历史早已经选择了他们必将胜利。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英雄的人民军队自豪骄傲,同时也为中国有民国政府这样无能的组织和军队而羞耻愤怒。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