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危机时期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与人民的苦难
8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一些“学者”连篇累牍地向我们介绍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价值,介绍那“神奇”的自动调节。他们在告诉我们这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真相和实质方面,还不如杜蒙德、曼彻斯特和罗斯福等人。美国那些资产阶级人士多少指出了自由经济掩盖着资产阶级的残忍、罪恶、为所欲为和不人道,介绍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神话的破灭。而这些,在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顶礼膜拜的我国“学者”的文章和演讲中,却根本看不到。
萨米尔·阿明: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及出路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这一成功的崛起取决于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世界上的许多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实质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连贯而独立自主的道路,而是遵从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当代的全球化。历史地看,中国领导人深切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将对边缘国家造成生死攸关的挑战,因此中国的革命和发展选择了不同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路径。放眼全球,较之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真正崛起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霸道的美国逻辑
有人会说,难道美国不会学着中国的路数,也踏踏实实地干活,稳稳当当地挣个辛苦钱,日子也能好起来呀?美国要真是能这么干,那美国还是美国吗?确实,五十年代以及之前的美国是这么干的。可是越往后,美国就越是依赖美国的金融资本,要挣大钱,挣快钱。别的办法都已经不屑一顾了。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原来辛苦劳作的方式进入到享受富贵的方式易,再由享受富贵回到辛勤劳作的方式难。中国呢?中国不可能走美国式完全依赖金融资本的路数。总书记同志最近还强调永远要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这就把完全依赖金融的路子彻底给堵死了。这个法子看起来要笨一些,但真是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的最好和最有效的办法。
美国教授:美国的兽性资本主义之根
自从奴隶制终结以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轮美国人平均生命周期(79年)。只是两轮而已。所以不值得惊奇的是,美国人现在还能感受到这种制度的兀然存在,它帮助一个贫穷、幼稚的国家变成一个金融巨人。令人惊奇的则是那些可怕的诸多具体手段,它们使得奴隶制仍然能在美国经济生活中感受到。
资本主义是环境保护的最大敌人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和全球气候变暖,从根本上来说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资本主义是环境保护的最大敌人。如果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类想要控制住全球气候变暖几乎是无法做到的。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将会造成全球性的大灾难,甚至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
钱昌明:丹麦真的是“共产主义”吗?
真相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里,有了少数资产阶级的富裕和幸福,就不可能再有多数劳动阶级的富裕和幸福。即使是像丹麦那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小国,同样不能例外。
驱逐卓别林,迫害钱学森,美国当年如何走火入魔?
麦卡锡主义的真正目的,不是抓多少个苏联间谍,而是当你找到一个靶子,一个全民公敌的时候,就能把人们的目光从真正的问题上移开。等你和中国撕得起劲的时候,美国资本家为什么把工厂从美国搬到中国,为什么让美国工人失去了工作,就再没有人记得。
香港的黄四郎走了,英国的碉楼建起来了!
伦敦或者英国,会像香港一般建立起另一个李氏帝国吗?这或许并不重要,但是对我们而言,李富豪的离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回到开头长实集团的辟谣,梧桐山隧道的后续是这样的:2011年,历经8年谈判,国企盐田港集团以2.75亿元的价格收购香港达佳集团(香港和黄集团旗下公司)所持有50%股份,随后深圳市政府从盐田港集团以2.5亿完成梧桐山隧道全部资产回收,并于收回后取消10~30元过路费,实现全隧道免费通行。
对中国国际贸易、利用外资战略的思考与展望
我们预计,在未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政策将是结构化的,有的贸易可以实施比较自由的政策,有的贸易必须加强管制(如中国已经限制了外国垃圾进口),有的投资可以是比较自由的,有的也需要加强管制(如中国必须限制高科技出口,也应该限制外国金融投资,毕竟,中国并不缺少金融工具)。只有这种结构化的政策才与世界的辩证本质相一致。而且,既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贸易和投资的主体应该更加转到依靠公有制企业上来。转到依靠公有制企业,就可以使中国的结构化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英国布局香港40年,棋局之大令人惊骇!
英国殖民香港时期,香港的主要行业都被英资企业给垄断了,他们控制着香港的经济命脉。即使香港回归,一些英资财团仍然掌控着香港很多产业。汇丰、太古、怡和、嘉道理四大英资财团,实力非常强大,他们控制了香港15大上市公司,涉及金融、能源、航空、零售等等行业。这些英资财团在香港回归后,变得异常低调,它们大隐隐于市,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甚至是富豪榜都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私下控制着香港的金融、航空、电讯、能源、贸易、酒店和零售业诸多重要行业,闷声发大财,个个富得流油,堪称真正的隐形巨富。
美国电影为何喜欢表现“丧尸”?
丧尸都是些什么人?其实都是些可怜人,公司里的文员、码农、工程师、街头茶餐厅的服务员、小区门口的保安、送快递的年轻孩子。这些人,要么是保护伞公司的员工,要么买着保护伞公司的产品,要么享受着保护伞公司的服务,总之,这些人的一生都和保护伞公司拴在了一起。在一个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这些人注定是越来越穷,过得越来越差的。《马太福音》说过——“赚钱的,要让他多赚钱,穷逼,不但要让他继续穷下去,还要把他剩下的几个铜板抢走。”保护伞公司的资本家绝不会网开一面,他们会把这些人剥削至渣,连最后一个铜板都不剩下。
西媒:资本主义走到十字路口
未来几年的政策措施将决定资本主义的未来。决策不同,将导致资本主义形势也不同,或者恢复货币常态,或者陷入金融混乱。未来形势并不容易掌控。
永远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在过去的一些年中,有些共产党员认为,只要做好经济建设工作就可以了,不要再讲什么斗争的。甚至一说斗争,就说会破坏团结,会激化矛盾。这样的说法都是片面的。有些共产党员甚至有些惧怕斗争,喜欢明哲保身,不敢对错误的人与事进行坚决和果断的斗争。在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面前,也是要做老好人,怕得罪人,结果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还有的人,明知腐败是犯罪,但因为不敢斗争,反而被腐败分子拉上了水,成为了人民的罪人。所以今天强调斗争精神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维护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斗争的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绝对不能退缩,只有勇往直前,只有坚决斗争,才能真正维护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我们的这条道路最终能够走到最后胜利的一天。
中国核电往事: 国外巨头凭什么鲸吞千亿市场?
最近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再次证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而转变和升级需要技术能力的成长——这是提倡“自主创新”的信念来源。如果“扩大内需”的举措不过是诸如购买外国设备来建核电站,却继续把本国核动力工业的发展排除在核电建设之外,那么这种举措最终也不过是又一个泡沫。因此,中国必须拥有技术能力应该是中国技术政策不可动摇的信念。
香港民生问题要归咎于过于极端的资本主义制度
我想说,中国内地社会真心想让香港好。老胡看了那些住在蜗居里的人家,真的很心疼他们,想呼吁国家能够采取什么办法帮帮香港人。但有一国两制啊,而且香港对内地元素那么警惕,大湾区这样的好规划也被那里的一些人往歪了解读。如果是一个内地城市的民生搞成这样,中央早动手了,如果没行动舆论也不干啊。但是香港问题出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效率,原因是反对派的阻挠和社会对政府权力的种种限制,而舆论的解读又恰恰是相反的,使得老百姓恨错了地方,该恨的没有去恨,该支持的没有做到支持,我们又只能在一国两制那道无形之墙的墙外望港兴叹。事情就是这么复杂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