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郭沫若是拒绝与中国的“短二十世纪”对话
1978年郭沫若逝世后,舆论对郭沫若进行了“妖魔化”,将郭沫若在政治上塑造成阿谀奉承、表里不一的佞臣;在文化上塑造成态度粗暴、置人死地的酷吏;在学术上塑造成抄袭剽窃、献媚争宠的小人。“妖魔化”郭沫若是为了否定以郭沫若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拒绝与二十世纪中国主流文化对话。以事实为依据质疑和批判对郭沫若的“妖魔化”,其意义不仅在于还原历史真相,也是为了“重建我们与20世纪中国的对话关系”。
李慎明: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运用
我们深知,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培育、发挥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优秀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放出的异彩,必将与人类永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承接前人的智慧,中国文化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王传利:以思政课滋养青少年“拔节孕穗期”
我们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其服务于廉洁文化进校园的部署安排,教育广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塑造廉洁的好品质,情趣高雅,拒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增强对腐败的免疫力。学生们今天是在校学生,明天就是国家的建设栋梁。接受廉洁教育的学生们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工作后,能更有力地抵制各种名利贪腐的诱惑,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领域的廉洁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习近平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地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工作。
革命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
革命文化是厚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为不断增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力量。
用明德引领风尚 营造健康文化生态
在市场利益和各种思潮的裹挟冲击下,有人把文艺的多重功能变成了单一功能,文艺等同于娱乐,文艺变成了“文娱”,造成泛娱乐化盛行。面对急剧转型的社会和激荡碰撞的文化思潮,关于文艺的功能定位五花八门、奇谈怪论不一而足,健康的文艺观被抛弃、嘲讽,文艺的圣洁被玷污、精神的光芒被遮蔽,造成价值观错误、审美标准错乱。有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迷茫,甚至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淡漠了社会责任,放弃了崇高的艺术理想,拿无聊当有趣,把“三俗”当通俗。
潘维:士子弘毅、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
看到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廉洁奉公这三大富强要素迄今尚难有机共生,我深深寄望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党要站在民众的前面,办大事,引领全民迈向光明的未来;更要站在民众的身边,办小事,在每一个居民区维护社会正义,为家家户户排忧解难;还要站在民众的后面,时刻检讨小事与大事的平衡,时刻警惕失去人民的信任、时刻警惕失去民心。上下同心同德,逆转社会分裂趋势,让贫富尊卑团结如一家,我国当然举世无匹。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令人深思的乘车一幕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人的初心,追求的理想和信仰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的努力奋斗,如果最后出现了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但却久久不能有效解决,那我们还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吗?那我们的党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吗?年轻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接班人,我们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意识到对他们教育引导的失误和紧迫性,不抓紧对年轻一代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以及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平等友善、尊重他人的优秀传统文化,那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将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灾难。
所有让我们拥有民族自豪感的元素里,老中医算一个
在陈红专委员看来,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必须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发展好中医药,让真中医好中药更好为百姓健康服务,讲好海派中医故事,创造海派中医新传奇。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中国革命,才孕育形成革命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
为何西方人幸福感高?中国留学生:这才是真相!
在长期和西方人的交往中,笔者和身边的同胞发现,与亚洲中东部,尤其是中国人对待生活的“高标准”、“更精致”的要求不同的是,西方民众对生活的要求并没有那么苛刻。说得简单一点,我们可以这样形容:你给西方人一匹粗糙的绸缎,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幸运,然后就幸福地笑了;但中国人一般不会这么容易被安抚,中国人会想着要精致的丝绸,要更好的。
传统文化:香饽饽该留下,臭鱼烂虾必须扔掉
传统文化不可抛弃,但也不能一股脑儿都搬过来,特别是不能只继承了鸦片、烟枪和姨太太。对待传统文化的办法只能是扬弃,也就是鲁迅说的“拿来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美国乡村为啥支持特朗普?
美国乡村所面临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乡村也深受全球化的影响。一方面,跨国粮食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逐渐实现产业链的整合 (伯恩斯坦, 2011),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使得国际农企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本地农产品形成竞争,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无法具备相应的规模经济,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深度商品化使得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等均依靠购买,而少数大型企业控制着这些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这增加了农民农业生产的成本。最终,乡村家庭只能从农业中获取较低的收入,而社会生活的深度商品化,使得单纯从事家庭农业远远满足不了一个家庭的开支需求,农民需要另寻出路。
美国人是怎样从文化自卑走向文化霸权的?
到了《老友记》,里面有一些很好玩的镜头是美国人开始嘲讽英国式的发音。仔细看一下细节,当剧里的英国人出现在纽约,说着一口英国腔,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但是在以往,一口英式发音会提升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像目前的中国,很大情况下是处于文化不自信的状态。我们很多东西是以他们作为标准,所以如果你有英式发音,那么你在同学中间的地位会高一点。这就是“文化霸权”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