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较量
军队乃至战争的较量,最终是文化的较量。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认同的民族,必然是凝聚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一支有着强烈文化自豪感的军队,必然是自信力、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我们打造强军文化,实现文化强军,首先要对中华民族及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怀有深知深爱和无比的自信。唯此,强军的底气才更充足,根基才更牢固。
看清一场百年至今的文化殖民战争
现在看中国国情,脱离常识无视现实层出不穷的砖家叫兽,贫富两极分化的阶层对峙,与不断输送天文数字购买美国国债,敞开国门让美国用中国购买美债的血汗钱廉价收购中国各种命脉性资源企业、配合美联储掠夺的汇率政策等而言,这一百年战略已经异常卓有成效。
李希光:建设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强国
一带一路作为对于来自太平洋压力的最优对策,是中国的战略觉醒,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制定的国际战略。通过亚欧大陆和印度洋联盟,形成一个中国生存的更大的空间,平衡“跨大西洋联盟”和“跨太平洋联盟”对中国的遏制。
王晓明:文化不能被钱牵着鼻子走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但也有相当多的人,生活其实过得去,却依然像那些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一样,甚至比后者更紧张,眼睛就盯着钱,别的都看不到。
文化内战与两极化政治
迪昂一书分析了美国政治的意识形态病和两党选举过程中催生的两极化的政治格局,欧树军认为如果我们不引以为鉴,提升对中国体制和制度的信心,未来也许会面临比美国更剧烈的两极化政治局面。
原来民国是这样的……
美国之击败日本,须动员其大部舰队。轰炸其城市时出动成百上千之飞机不算,尚须制造原子弹。中国不能出产飞机一架,连空投炸弹尚须外方供给。……至于中国认为独自对日作战四年半,已对各盟国作有具体贡献,则甚少有人认真相信。
“一带一路”的文化经济学
只有同时实现经济收益与文化收益的,才是中国想要的、能够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一带一路”产品。换句话说,“一带一路”的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一个给各方带来实惠的经济事件,更因为它能够成为一个引起共鸣的文化事件。
美式民主如何影响文化生态?
事实证明,美式民主并非“普世价值”,对其强制输入或盲目推崇均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这种后果有多方面表现,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混乱。
那些被美式民主扩张伤及的世界文化遗产
美式民主扩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借维护“民主”“自由”“人权”之名,行侵略扩张之实。这种侵略扩张使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毁于一旦。
赵月枝:全方位重建网络文化领导权
要在当前网络舆论生态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转变的情况下趁势而上,彻底改变意识形态领域资产阶级思想泛滥的状况,必须从“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