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情与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受众人数多,而且善于创造受众认为的“事实”,从而改变了理性认识世界的规则,构建了后真相时代的世界图景。西方敌对势力将互联网看作输出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工具,借助新媒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维护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政治能力。党员干部必须在事关意识形态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打赢新媒体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微博时代”的终结?——新媒体与当代中国政治
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中国的媒体融合改革之路正在进行时,我们事实上都不是利益无关的旁观者。媒体的使用者不应该仅仅只是暴露在广告营销大数据市场中的小白鼠,而更应该是互联网的主人,因为我们的付出,才有互联网的兴盛。因此,只有当使用者和劳动者能够决定改革方向的时候,改革才能体现公共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内涵和诉求也需要从此中求得。
中国新媒体现状、特点和未来
直播、网红等领域步入调整期,开始更为理性的路径探索,平台转型举措频出,垂直领域网红崛起。监管手段不断完善、寡头竞争的持续以及付费内容的开发,则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非毛化”思潮的新表现及其实质
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非毛化”思潮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非毛化”思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从内容上看,表现为由部分否定发展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革命、建设思想和实践,乃至其文化成就和个人人品; 从形式上看,表现为高度的拟真化、生活化和复杂化,极具欺骗性和迷惑性。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非毛化”思潮进行及时跟踪和理性辨析,将有助于认清这一思潮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实质,为有效应对这一思潮提供参考。
如何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健全地存活下来
在这个新媒体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人的境遇将最终系于主动拣选信息的能力,抗拒垃圾信息不被其淹没的能力。而且,在海量的垃圾信息的包围中,光有这个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足够的定力,才能不放任难以摆脱的低级趣味大肆泛滥。不具备这个能力和定力的人,将被锁定在社会的底层,成为那些把有效信息变成财富的人的肥料。
新媒体意识形态对外传播运行机制与美国对华民主输出
网络空间及网络文化领域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网络帝国主义,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美国民主输出也进入了“新时代”。
新媒体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渗透新工具
网络空间及网络文化领域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网络帝国主义,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美国民主输出也进入了“新时代”。
高度重视新媒体空间国家形象的“攻防战”
新媒体是现实时空的延续,新媒体空间中国家形象的“攻防战”是国家生存空间争夺战在新语境中的深层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秉持“博弈”视角,厘清新的“话语战场”,探索新的“话语战术”,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关键。
新媒体传播视阈下实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时代逻辑与策略转型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关键在于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新媒体时代要求充分运用新媒体资源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和竞争力,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建立新媒体舆论研判引导机制,提高思想宣传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培养“意见领袖”新型人才群体。
“百纳被”式新媒体造就“特朗普现象”
奇特的“特朗普现象”导致无休无止的争论,大家都在探究为何一个毫无政治经验、政纲很不靠谱的地产商和前真人秀明星主持人,却有望成为世界最强国家的最高职位候选人。
朱继东:新30年的新媒体
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标志,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中国跨入一个新时代,开辟了一个新的环境!习总书记带领我们,正在开辟一个新的30年,大家看到很多巨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召开3年多了,那么在这3年多时间里面,不仅是我们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年,也是整个新媒体发生巨大变化的3年。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荼毒新媒体网络空间
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近年来在新媒体网络空间广泛蔓延的一种错误思潮。它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大肆宣扬传播其充满偏见和谬误的历史观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荼毒新媒体网络空间的疯狂攻势,我们必须敢于亮剑、直面交锋,揭露其“还原真相”背后的不良居心,打好打赢这场“思想狙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