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共为您搜索到16篇文章
  • 李慎明:重点做好国内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

    李慎明:重点做好国内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从问题导向出发,目前国内最为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二是切实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三是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四是切实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五是切实做好必要的军事斗争准备。这些问题真正要上升到顶层思维,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

  • 武力: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武力: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抚今追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已经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同时,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也将为人类社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经济发展历程,总结经济发展经验,揭示经济发展规律,我们采访了长期从事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专家武力研究员。

  • 沙健孙:毛泽东与“四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沙健孙:毛泽东与“四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毛泽东反复论述过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指明必须把搞好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努力追求的宏伟目标。他领导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拟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进度表。事实表明,从总体上看,在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这些进步,不仅在当时已经使中国极度贫弱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变,而且为中国以后的更快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 沙健孙:毛泽东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沙健孙:毛泽东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邓小平在1979年明确地讲过:“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在毛泽东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取得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初步的、但又是有力的体现。

  • 经济大师毛泽东让延安变成了繁荣之都

    经济大师毛泽东让延安变成了繁荣之都

    1943年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等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全部达到自给。陕甘宁边区已建有公营工厂82个,合作工厂200多个,公营工业职工达万人,并能炼铁、炼油、修理机械、制造某些军火。农业得到了大发展,1943年有80%的劳动力参加了互助合作组织,粮食产量为181万石,除总消费量162石,可余22万石,棉花生产自给率达50%。这样,历来缺衣少食的边区呈现出一派丰衣足食的景象。

  • 毛主席这10条经济建设的经验很新鲜

    毛主席这10条经济建设的经验很新鲜

    包括“大跃进”,毛泽东兴修水利,治理河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奠定了后来发展的基础,工业就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化体系,西方能生产的产品,中国都能制造。

  • 访苏星:毛泽东不懂经济吗?

    访苏星:毛泽东不懂经济吗?

    毛泽东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他还对革命根据地的经济问题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在井冈山,他写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在延安,写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这些着作,对革命根据地的经济结构、建设方针、工作方法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提出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基本原则,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 大建设时代,打苍蝇也要抓硕鼠

    大建设时代,打苍蝇也要抓硕鼠

    铁路系统不惜“自曝家丑”,这样的曝光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中国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而很多的资金将会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投向原来并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何让这些资金用到实处,而不是被层层的鼹鼠苍蝇腐败挥霍?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考虑到越是不发达地区,越容易躲在聚光灯之外,接下来的拍苍蝇抓鼹鼠,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 厘清意识形态工作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问题

    厘清意识形态工作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并不是孤立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之外的与经济建设工作无关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与经济工作紧密相连、相互统一的重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工作辩证地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过程之中。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意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建设处于首位,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工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目的、建设动力和力量保障等方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第一位的,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于这项工作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松弛。

  • 揭秘!看毛泽东如何一边反腐一边搞好经济建设

    揭秘!看毛泽东如何一边反腐一边搞好经济建设

    针对学界认为“三反”“五反”运动由于采取大张旗鼓的群众运动式的反腐模式,因而对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干扰的观点,梳理了党中央、毛主席在“三反”“五反”运动中的经济建设协调性策略。其中,掌握运动时机,不误春耕秋征;控制运动节奏,循序渐进;稳定经济秩序,减轻运动负面影响;明确运动范围,不枉不纵;处理从宽,为后续生产留有余地;适时结束运动,迅速转入生产等策略,为当代中国建设清明政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 岳青山:桀犬吠尧,王长江抹黑不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辉煌

    岳青山:桀犬吠尧,王长江抹黑不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辉煌

    最近,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王长江又一次“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肆意污毛、否马,虚无中国革命,抹杀前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本文仅这个问题,请历史说话,让事实作证,看看王长江的毁谤是何等无耻至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 郑彪:也谈“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

    郑彪:也谈“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经验需要记取,对现实中存在的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和必然存在的阶级斗争也需要应对,特别是近年来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实际上已经相当激烈,对此理论上长期不做出回答,放任“阶级斗争熄灭论”发展,放弃阶级斗争,任凭人家斗我们,显然是不行的。

  • 石冀平 | 执政党与革命党之辨

    石冀平 | 执政党与革命党之辨

    “转型论”与党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纲领不相容。苏共由革命党转型为建设党,是苏共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