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争前景预判 --论东方文化视角和全球格局下的中美战争之五
随着美国对中国防范之心越来越强,美国主动挑衅的几率增大,中美擦枪走火危险上升。只不过这份报告,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了美国人的动机,中国人如此热爱和平,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中国屡次避开了战争,但是中国人也不会无原则地退让,但美国人一定要把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身上,那么中国只有奉陪了。
全景式追忆孙中山先生(独立视角)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思想者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一位能力突出的革命实践者和革命领导者;孙中山是一位融贯中西的政治鼓动家;孙中山是一位超越现实的宏观理想主义者;孙中山是一位将毕身心血奉献给祖国的伟大爱国者。我用最诚挚的心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永垂不朽!
温铁军、董筱丹、石嫣 |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的制约长期存在是讨论中国农业本体论问题的基本前提。根据农业经济活动主要与自然过程结合的本质特征,世界农业可以划分为三种经营类型:大农场农业、小农场农业和小农户农业,任何不顾客观条件推进以大农场规模化为经验原型的“农业现代化”都会造成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双重负外部性。
俄美欧是否已陷入新冷战 ——以俄罗斯为视角
受西方制裁和油价暴跌影响,2015年俄罗斯GDP萎缩3.7%,居民实际收入下降4%。2015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
吴宣恭:从经济规律和社会矛盾的视角认识新常态争取新发展
我国多数财富掌握在资本主义企业主手中,用于剥削劳动者,攫取更多的利润,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无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这就必然使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越来越恶化,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日益显露和尖锐化。大面积的产品产能过剩,表明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已在我国加快发酵,由此必然引发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矛盾。
一位“当代”中国作家的“中国观”——理解张承志的一个视角
中国当代文学中张承志的存在及其评价构成了“张承志难题”。这一难题既表现为面对张承志这一对象时我们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也凸显为文学面对现实时问题意识的薄弱。“张承志难题”中包含的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释中国。
中国革命再探讨:阶级视角的回归
本文从已经成为常识的共产主义的“失败”话语出发,在所谓“历史终结”的新自由主义世界重新探讨共产主义国家的本质,阶级、政党与革命之间的关系。
韩毓海:从“治理”的视角理解中国的改革与变迁
2015年5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中信出版集团、《经济导刊》和中信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合办的“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三期:公元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与革命——从永贞革新到改革开放” 在北京大学朗润园成功举行。主讲人为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