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共为您搜索到87篇文章
  • 美国“伟大”吗?

    美国“伟大”吗?

    很多人以为,美国在二战中,帮助盟军战胜了法西斯,守护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可是,有谁知道,在二战初期,美国是支持纳粹,支持法西斯的呢?有谁知道,德国纳粹、日本军国主义,其实是美国亲手武装起来的呢?二战中,许多着名的美国资本家、商人和纳粹暗通款曲,美国政府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战期间,与德国有经济往来的大公司超过200家,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摩根大通银行、通用汽车、标准石油、柯达公司、西屋电气等。美国企业对德国战争的支持,也是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 俄罗斯为何组建军事政治总局?抗击西方!

    俄罗斯为何组建军事政治总局?抗击西方!

    为何而建?一是建设可抗击西方干预的强大军队。二是抵御西方信息心理攻击,打赢强加的网络信息战(即“混合战争”)。三是负责部队正常生活安排、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 透视俄“雷霆-2019”核力量战略演习

    透视俄“雷霆-2019”核力量战略演习

    美国在军控领域不断“毁约退群”,不仅使大国互信与合作面临危机,而且也使得全球战略失衡加剧,同时也使国际规则和多边机制受到冲击,并给国际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美国开始试射中程导弹,还是加紧研发和部署中程导弹,以及俄罗斯这次举行的核力量战略演习,都是美俄军控方面争端的反应,其消极影响无疑将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 公知为什么对中国的阅兵如此仇恨和害怕?

    公知为什么对中国的阅兵如此仇恨和害怕?

    在军事力量上能够独步天下的美国这些年来从未停止过对外发动战争,而且多次直接把军事力量派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地区耀武扬威和进行挑衅,所有这些在自由派公知心目中不是穷兵黩武,而中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国防建设的力度,却被公知攻击为穷兵黩武,尤其可笑的是,他们不认为具有独步天下的军事实力并且常常挑衅中国的美国会引起军备竞赛,而中国发展有限的国防建设却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什么逻辑?

  • 张志坤:他们在怎样挑拨中俄关系

    张志坤:他们在怎样挑拨中俄关系

    毋庸讳言,中俄两国内部都有庞大的亲美势力,而中国这股势力尤其壮观。在中美俄关系问题上,他们将发起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把所谓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描述得比月亮还大,同时把中俄“共同利益”说成一介灰尘;把中美之间的“分歧”描绘成不足挂齿,同时把中俄之间的“分歧”说成险恶死活,以此形成政治作用,从而影响中俄关系的战略推进。

  • 谨防“速胜论”,请不要制造中国胜利在望的幻觉

    谨防“速胜论”,请不要制造中国胜利在望的幻觉

    美国正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发动强大而综合的攻势,呈现出一场总体战的显着特征,这是特朗普当局精心策划、全盘统筹综合性的战略行动,绝非即兴而作、杂乱无章。退出中导条约后迅即进行中导试射,充分证明霸权当局谋定而后动、计虑周详的特点,也反映出美国战略谋划的高超水平。

  • 混合战争视角下的美国极限施压与“颜色革命”

    混合战争视角下的美国极限施压与“颜色革命”

    美式混合战争理论诞生至今,美国虽然没有在该理论指导下发动一场对外军事行动,但是其对外活动中却明显带有着混合战争的某些痕迹,显示出该理论对美国的巨大影响力。然而,虽然在该理论指导下美国在对外行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当前美国忽视道义、透支自身软实力的做法终究是饮鸩止渴。毕竟,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理论,更需要“混合实力”。

  • 这支原国民党军队如何在短短两年脱胎换骨?

    这支原国民党军队如何在短短两年脱胎换骨?

    在调查的基础上,徐文烈等政治工作干部做了个“实验”:“倒过来讲”,先从士兵亲身感受乡镇保长、甲长和恶霸地主的剥削压迫讲起,从士兵所遭受长官的欺压讲起,再来讲蒋介石统治集团维护阶级压迫制度。果然,一“倒过来讲”,几乎是瞬间,便激发了起义士兵的阶级仇恨和政治觉悟。台上人讲着讲着,嚎啕大哭,台上台下,哭成一片,有些人甚至哭得晕厥过去。《心路沧桑——从国民党第六十军到共产党第五十军》写道:控诉会上,有的哭得痛不欲生,有的哭得口吐白沫死去活来。第472团2营召开诉苦大会,第一次大会就哭昏倒了31人,第二次大会又昏倒了35人。一位叫何思勤的士兵诉苦后,哭得精神失常,耳朵听不见了,也不吃饭了,谁劝他,他都不理睬……

  • 美军史上最大失败,朝鲜战争转折点——血战长津湖

    美军史上最大失败,朝鲜战争转折点——血战长津湖

    长津湖之战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影响非常深远。志愿军九兵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将美国人彻底轰出了朝鲜东部元山平原地区,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 四渡赤水: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

    四渡赤水: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

    当各路敌军继续东调之际,我主力却从贵阳、龙里之间突过敌军防线,向南而后向西急进,威逼昆明。但是,红军并未攻打昆明城,而是虚晃一枪后,乘追敌在红军后侧,金沙江两岸空虚之际,掉头北上,直指金沙江边,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终于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狂妄计划,又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也告诉我们,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运用示形诱敌、声东击西、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军事思想与领导指挥艺术,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以色列会充当美伊冲突的急先锋吗?

    以色列会充当美伊冲突的急先锋吗?

    以色列一向是个狠角色,过去历次中东战争表明,其往往说到做到。伊朗拥有核武器,必定会令以色列寝食难安。过去以色列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设施发动过数百次攻击,但大多是秘密进行,而最近一年来往往是公然宣布有关攻击情报。伊朗也曾经宣称,以色列暗杀了伊朗多名核科学家。可见以色列并非只是嘴上说说。以色列人口虽然不到900万、实控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与8100万人口、面积近150万平方公里的伊朗几乎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以色列却号称中东头号军事强国和第二个硅谷。其军事能力和行动力为历次中东战争所证明。除了美国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外,以色列人强大的情报能力也是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 从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运用分析美伊局势

    从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博弈中的运用分析美伊局势

    美伊终究需要一个突破口使得两方坐上谈判桌以政治途径和外交方式化解彼此敌意和消除不信任,而这样的突破口是军事层面较量带来“契机”的可能性很高。在推行军事力量施压中考验的是双方的意志,一方是战争边缘政策的长期推行,一方是对强于自己的军事力量进行勇敢对撞并长期坚持。不管军事冲突发生与否,可以肯定的是军事力量都会得到持续性增强,对于双方来说这是既定策略,而从军事对峙的高峰退却下来成为谈判的转折点则更像是一种既有的脚本。

  • “ 习书记对发展军队事业有感情有思路有办法”

    “ 习书记对发展军队事业有感情有思路有办法”

    总而言之,习书记对军队事业有感情、有思路、有办法。1991年,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他当时饱含深情地作了一首《军民情·七律》:“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

  • 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世界也获益

    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世界也获益

    中俄的友好交流,中俄的有效合作,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世界更加平衡,而不是让世界更加失衡。失衡之后单边利益的膨胀,单边主义的盛行,直接会带来灾难。所以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有利于世界意图达到重新的平衡,而不要再产生新的失衡。

  • 人民日报:美国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网络武器库

    人民日报:美国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网络武器库

    据报道,截至2016年底,中央情报局直属的网络情报中心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总共设计了超过1000个木马、病毒和其他“武器化恶意代码”。除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美军网军也在开发自己的网络武器。2015年“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称,美国开发的网络武器多达2000种,是世界上头号网络武器大国。网络武器堪比核武器、生化武器,其对全球基础设施和各国正常生产、生活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军队和情报机构这种大量开发网络武器的行为正在引发网络军备竞赛,直接威胁全球网络安全。

  • 张志坤:对台湾问题进行军事安排已迫在眉睫

    张志坤:对台湾问题进行军事安排已迫在眉睫

    真正的军事准备必须付诸行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说要解放台湾,没有人不相信这是真话,因为那时的中国以实际行动对此予以充分的证明。现在则将信将疑,而且“疑”大于“信”。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打一仗才行,譬如在金门、在马祖、在澎湖、在兰屿等地,如果能够给台湾当局以严厉的惩罚,效果将十分良好,哪怕就算是在南沙太平岛或者东沙岛打一仗,也总能起到相当的震慑作用,也能有效地推进政治安排,使之避免梗阻乃至崩溃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