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共为您搜索到34篇文章
  • 隐形冠军是制造业强国的基石

    隐形冠军是制造业强国的基石

    我国在基础领域的全球差距不断拉大。在制造强国指数上,中国结构优化指数已连续两年下降,与美国、德国、日本依然存在较大差距。2013-2017年,我国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基础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11.54%跌至6.92%,与美、日、德的差距拉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制约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最大瓶颈。

  • 李光满:波音劫难延续,美国制造业跌落神坛!

    李光满:波音劫难延续,美国制造业跌落神坛!

    制造业衰退之后,美国经济将加速空心化并进一步金融化,美国社会将会加速南欧化,这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可能会狗急跳墙,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发动战争,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统一祖国,阻止中国超越美国,让中国陷入他们计划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国一方面要保持定力,加速产业升级,稳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军工发展,尽快实现对美国的军事实力平衡,阻止美国变成一条疯狗。

  • 中国制造业最致命的薄弱环节,徐工是这样突破的!

    中国制造业最致命的薄弱环节,徐工是这样突破的!

    正如徐工液压件公司总经理陈登民在揭牌仪式上信心满满的致辞一样,这次能够与国际着名零部件供应商实现强强联合,不仅是对中国核心零部件实力的认可,也标志着徐工液压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 苗圩:服务业比重上升不代表制造业重要性下降 警惕脱实向虚

    苗圩:服务业比重上升不代表制造业重要性下降 警惕脱实向虚

    在1月13日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再工业化”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多国的趋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双向挤压”的竞争态势,在此过程中,国内一些观点把工业化等同于耗能污染、产能过剩,设想用服务业的发展来代替制造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或者把制造业与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动能对立起来是不成立的,他强调要注意虚拟经济过热带来的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过度集聚。

  • 从美日制造业新策略看中国制造的挑战

    从美日制造业新策略看中国制造的挑战

    与美国新一轮制造业战略以加强生产制造基础不同,当前日本制造业竞争战略的核心是进行结构性调整,即逐步退出日本企业逐渐丧失优势的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传统产业,转而培育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新兴部门的竞争优势。在美国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并通过积极构建新投资贸易秩序强化美国利益、日本加快制造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有可能面临“上下夹击”的不利局面。

  • 对十九大后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对十九大后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在过去的长期实践中,在西方的政府与市场二分法理论的诱导下,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走得太远了。西方人提出的政府与市场的二分法是基于西方实际,而且他们所谓的政府是资本主义国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他们的市场实际上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为供给主体的市场。而且由于西方的这种二分法的限制,政府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很显然,中国应该彻底摒弃西方的这种二分法。

  • 中国制造业发展,防止被知识经济忽悠

    中国制造业发展,防止被知识经济忽悠

    中国的立国之本,永远都是制造业,特别是全面而高端的制造业。美国的制造业虽然仍处在全球比较领先的地位,但美国的金融业已经剔除了不少制造业领域,比如造船与航天领域。当年美国在这两个领域中的辉煌早已风光不再,现在要恢复起来,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中国应该记住这样的教训,不能再让人给忽悠得找不着北了。

  •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强国了么?这恐怕还是存疑的。例如医疗设备方面,如核磁共振检测这些相对高端的设备,在我们国家的医院里,几乎都是进口的。国产的也不是没有,但大医院不想用,或者也不敢用。相比之下,美国高端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对于美国在这方面的前景,不仅没有担心,而且相当乐观。而全球化越是发展,就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制于人,所以中国必须占据所有高端产业领域中的一席之地,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地大。

  • 这些年折腾没了多少毛泽东的制造业?

    这些年折腾没了多少毛泽东的制造业?

    毛泽东逝世后下马的尖端军工项目,不包括众多的重大民用工业和科技项目的下马,比如船舶、数控机床,大型工程装备等等。这些可都是为着实现四化所必须的啊!四化不是靠吹的,而信心遗失,人才流失才是最为可惜的。在下马风的同时,国防科研部门在全民经商,国防靠后的热潮中推行市场化、自负盈亏、军转民等,一些有丰富经验的科技人员在一片“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宣扬声中,被迫向外流失。最终使中国至今仍臣服于外国产品面前,巨额外汇白白花掉。

  • 制造业回流,能改善美国就业?

    制造业回流,能改善美国就业?

    特朗普如采取进一步降低企业税的措施,的确有望带回更多的制造业,但由于观念制约、政府忽视职业教育,美国就业市场恐怕一时难以突破技术工人短缺的瓶颈

  • 中国制造业跑到美国真的就好吗?

    中国制造业跑到美国真的就好吗?

    较为低廉的能源电力等资源成本、特朗普声称的大幅减税政策、美元持续升值的加成效应……近期广受关注的福耀在美设厂话题,似乎一夜之间让中企赴美投资充满想象力和操作空间。笔者参加了10月份福耀玻璃美国俄亥俄工厂、也是全球最大单体汽车玻璃工厂的竣工仪式,也曾拜访过多家美国市场的中资企业,从笔者了解到的信息看,受法律环境、文化差异、中美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

  • 曹德旺真的跑了?中国制造业成本真高于美国?制造业真能救美国?答案都在这里!

    曹德旺真的跑了?中国制造业成本真高于美国?制造业真能救美国?答案都在这里!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自身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但我们潜力无限。对我们当前的问题可以尽量提并提出改进意见,但不可乱说些不靠谱和经不起推敲的话。就拿“曹德旺跑了”这样的噱头来说吧,最终还是被曹德旺给辟谣了不是?就制造业成本而言,如果只是简单对比电价、油气价、土地价、税等因素,那么印度、越南应该比中国成本低很多,可为何他们在制造业领域无法与中国竞争?

  • 把制造业搬回美国?美媒:中国工人和产业链难取代

    把制造业搬回美国?美媒:中国工人和产业链难取代

    中国的流动产业大军同亚洲几十年的全球电子产品生产供应链之间实现了完美结合。如果特朗普希望大规模制造业重返美国经济,他将不得不应对这一问题。

  • 若连汽车都造不了,怎么谈中国制造业站起来?

    若连汽车都造不了,怎么谈中国制造业站起来?

    董明珠讲了一件事:格力空调在中东卖得很好,但一个经销商却对她说:格力能不能到泰国去制造?董明珠问为什么,这个经销商说,因为中国制造在中东人的眼里是低级产品。中国制造连泰国都不如。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国货当自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