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宗教是颜色革命的工具之一
宗教是美国颜色革命工具箱里的工具之一。在各地的颜色革命中,只要对颜色革命有利,美国就会将宗教拿出来使用。而这个颜色革命工具的有效性,则建立在从少年儿童教育开始的宗教意识形态灌输。这就是香港回归20多年后,香港部分年轻人日益与祖国背道而驰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这次香港动乱的好处之一是,它使我们更加看清了在“新冷战”背景下宗教的本质和作用,还使我们看到美国右翼势力如何在“政教分离”的幌子下推行“政教合一”的伎俩。宗教意识形态在“政教合一”背景下,必然成为反对世俗政权的力量。黎智英等很多香港动乱的主导者、支持者都是基督徒,内地一些基督徒也试图相应动员,朝香港汇聚,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张顺洪:《每季评论》与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舆论
在《每季评论》看来,基督教民族与中国的商业往来迟早会出现危机,而危机现已到来,“我们唯一的祈求是明智地利用这个危机”。为此,它提出用陆军进行远征是不可想像的,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才是适用的部队。对中国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应该选择在广州,然后海军沿海岸北上,直驶达白河口。这种威慑将迫使中国朝廷求和,从而订立由中国皇帝批准的条约。
从新西兰到斯里兰卡:仇恨为何在全球蔓延?
部分走向极端主义的宗教群体的行为固然可恨,但同样可恨的,是伪装成圣母的欧美式极端主义。火要想燃烧,就得有人引燃,大火可恨,点火的人更可恨。所以说,某些西方群体也别一味谴责别的族群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都干了多少伤害别人的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虽然被覆灭了,但不代表种族与宗教矛盾被化解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带着仇恨的个体,正在这个世界上游走。而面对这一局面,除了要奉劝西方各国收敛傲慢,正确引导正面的宗教精神健康传播外,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扞卫这时间的太平——冤冤相报何时了,人类不该如此残杀彼此。
中国历史和景教文献证明:基督教诞生于唐代以后
直到唐朝时,基督教远未成形,尚处于大量学习中华智慧和借鉴各方宗教教义的阶段。可以肯定,基督教正式成为拥有成熟教义的宗教,一定是在唐朝以后的事情。
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
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三轮数据(2012年、2014年、2016年),本文对中国基督徒的规模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区分了“公开的基督徒”和“隐藏的基督徒”,前者是指在问卷调查中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的人,后者是指不愿意承认自己信仰基督教,但通过其宗教实践以及改变对信仰的提问方式这两方面的数据,可推断其基督徒身份的人。通过对三轮数据的分析,本文估计我国大约有2829万名“公开的基督徒”和近1167万名“隐藏的基督徒”,因此可以认为,2016年我国基督徒大约有3997万人。本文还区分了“名义的基督徒”和“虔诚的基督徒”,前者是指三次调查中只要有任意一次愿意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或信基督教的上帝的人,这部分的规模约有3969万人;后者是指相关宗教实践频率为一月两三次及以上的基督徒,这部分大约有2115万人。
李建宏:海外华人为何相信基督教
基督教在海外华人中之所以迅猛发展,并非因为它的教义具有真理性或说服力,而是受到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世俗因素的驱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海外华人所面临的异常残酷的生存环境。
谁的农村谁的教: 基督教何以席卷中国农村?
D村的邪教组织除宣扬反动思想,也有发展教徒的任务,发展到一定教徒后有回扣,初始信邪教者还会得点化妆品。有些人因此没日没夜地传教,被他们鼓动的人不顾农业生产,平时到处流窜,长期不回家,带来的是家庭破裂、妻离子散。如果真信上邪教,陷进去很难出来,只有被打击的命运。
旅加学者李建宏:西方的软实力从何而来?
经过两千多年基督教传统的精雕细琢,西方人练就了制造虚幻梦想和传播荒诞不实信仰的超凡才华,并成为日后肆虐横行的西方软实力的滥觞;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源地,西方最先掌握了精湛娴熟的市场营销知识,锻炼了举世无双的广告营销技巧;长年累月的选举争斗与政治辩论,练就了西方人操纵民心民意的绝世本领。从兜售上帝,到推销商品,再到贩卖政客与政见,一脉相承地延续了西方靠软实力得天下治天下的传统陋习。
中美关系的简明历史脉络——精神殖民发端的清朝篇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用中国人的钱,办美国人的事,名利双收啊。到今天为止,还有不少人在夸美国人好呢,我只能说美国人的手段真的好。当然了,这笔赔款也保障了常凯申在民国时期向美国派出公费留学生的经费所需。
从学雷锋标兵到"虔诚"的基督教徒,见证中国的改变
基督教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内中原因复杂。但是,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一个毛泽东思想的法宝,群众路线。看看他们对教众的吸纳,都是从个人的烦恼入手,能解决的解决,能安慰的安慰,让很多人抱着一种即便是感谢的心态,也会跟随他们走入教堂。反观共产党的很多干部,却丢掉了这样的作风,对人民的疾苦不闻不问,对人民的诉求不理不睬!如果共产党的干部能够对群众嘘寒问暖,这些群众怎能不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呢?
民国人物论之:“假装”的司徒雷登(上)
时至今日,美国从他们在中国培育的“亲美买办知识分子传统”中究竟获得了多少政治、经济和文化收益,已经无法详细统计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所取得的“战果”,远胜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刺刀、大炮。从这个意义上说,司徒雷登对美国的确是“居功至伟”,他在中国被知识精英视为“精神教父”,受到各种赞美和膜拜,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把大学变成地下教会,我们不同意
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已经超越了马列主义,它俘获了更多的高校学子的心,当充满了攻击性和血腥性的基督教成为了全民信仰,那将是中华民族的末日。它通过其自身的伪装,或是使人民的思想改旗易帜,或是与反华组织勾结寻衅,总而言之,它是颜色革命的又一种手段。当它的行为已经危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时,一切自由都将成为它的幻想,它将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到那时,它所拥有的最后一点权利也会变成过往云烟。
基督教为什么在中国兴起?
思想的问题,根源在经济。解决基督教泛滥的问题,不能光靠思想教育,更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找到问题根源,从治本角度,找到解决办法。私有制是宗教传播的温床,需要通过重建社会集体经济组织,让人们重新找到社会的集体归属感。宗教给人的是一种虚幻的集体归属感,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才能重建社会公众真正的集体归属感,这样才能够夯实防范宗教渗透的社会基础。
习五一:警惕国际基督教右翼势力的文化渗透
意识形态竞争是当代社会生存方式竞争的主战场之一。思想战线上的战争是靠激烈而高明的思想竞争来赢得的。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其中应包括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建设。
习五一:警惕打着基督教旗帜的邪教组织
在当代中国开放改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关注膜拜团体中的破坏性因素,特别警惕打着基督教旗帜的“破坏性膜拜团体(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