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论中国文明的古与新
日中国各种文化,已经离古代的中国文明远去,但今日之中国文明还没有建立,但它已经有了西式物质上的文明,但还缺少精神上的文明,是拿来西方的精神文明,还是再捡回孔儒文明,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大选择,但要能做出正确选择,只有交给历史了。拿来西方的精神文明,结果就是中国全盘的西化,它不会创出新的中国文明;如果再捡回孔儒文明,一个僵尸的头是安不到欢蹦乱跳的身体上的,若既不西也不古,那么中国该建立怎样的精神上的文明呢?
丫!与中国队银牌丰收不相干的次文化现象
这种缺乏个性的跟风除了助长西方文化入侵,过洋节、吃洋餐、不惜血本购买西方昂贵的奢侈品,千里迢迢跑到日本买中国制造的马桶盖。西方不费吹灰之力,通过人为制造的崇洋媚外品牌效应,就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通过“富人”之手,席卷而去。
龚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复杂国际背景
自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如何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地球上抹去,就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夙愿。当武力达不到目的后,他们就转变了策略,在不放弃武力颠覆手段的同时,更多地把希望寄予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势力的和平演变,加强思想文化渗透。历史虚无主义就成为他们进行和平演变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思想武器。
谈谈“文化入侵”现象
我们需要警惕的,并不是那些喜欢过洋节,喜欢吃西餐,喜欢看外国影视剧的年轻人。鉴湖女侠秋瑾,爱穿和服,其着名照片就是身穿和服手持倭刀的形象。但没人会因此认为她是一个洋奴汉奸。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明明自己就是中国人,却称呼其他人“支那人”的人。我们需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如此之低,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不希望当中国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应当在全国各族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戴旭:全面梳理和透析美国半个多世纪的文化侵略史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中被美国所传播的“普世价值”洗脑的中国人已不在少数。而美国正是看到这样一支力量在成长壮大,在深入中国的各个阶层,所以采取接触与遏制的战略,外压与促内变相结合的战术,一边从国家层面上试图把控中国,一边又在中国内部大力培植“第五纵队”,平时用以牵制中国,关键时刻则发挥内部瓦解和颠覆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如何从社会规律上研究经济改革和政治安全的问题,已经不仅是学术层面也是决策和操作层面的问题。
英美对外宣传不遗余力--警惕劣质文化“入侵”中国
西方国家总是处于一种主动出击的状态,而落后国家或地区却往往是西方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不成比例的,造成了文化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文化交融、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觉和慎独,对劣质西方文化坚决进行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