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怎样将马列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
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文化自信,不以引证取代调查研究、理论创造,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表述的运用性引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觉醒和特色生成。既突出坚决斗争的必要性,又强调区别对待的合理性,毛泽东对党内外错误思想言论的批评性引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斗争精神与科学态度。创设以新民主主义为核心的范畴架构,确保了新三民主义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毛泽东对孙中山革命主张的嵌入性引证,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语境和话语体系。毛泽东正是通过对多种引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提供了重要启示。
屈炳祥:一面高高擎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的大旗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篇光辉文献,尽管全文内容丰富,其主旨是全面阐述我们党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原则、理论主张、思想体系及重大政策措施。但是,该文却又深情抒发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之心与景仰之情。他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既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者争得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自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改变了面貌、中国改变了面貌。历史事实证明,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拯救世界、拯救中国。历史事实还证明,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所以,从根本上说,《论人民民主专政》正是毛泽东为我们高高擎起的一面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的大旗。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在实有层面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会通的实现。儒家的"诚"与历史本真性的开显、"天人合一"与马克思的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超越性的指认、"生生之谓易"与实践辩证法、强调"践履"功夫与实践唯物主义、"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都在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学理上的可能性。
关于《共产党宣言》若干理论意义与时代意义的问答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是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与状况原理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揭露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以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为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观,都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没有马列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将其与实际相结合,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还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然性和规律。中国自觉投入经济全球化,使其浪潮愈加汹涌澎湃,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支流相碰撞,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必将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与《共产党宣言》交相辉映。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误读与曲解--评郑永年一文
郑永年先生在2018年7月10日的联合早报网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郑文”),从该文表达的思想内容看,郑永年先生既不懂中国,也不懂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论述多属误读与曲解,荒腔走板的观点俯拾皆是。本文对郑文中的若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并借以向郑永年先生请教。
姜迎春: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秘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是这种巨大影响的生动写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也是马克思的生命力,作为“历史剧”的伟大“剧作者”和“剧中人”,他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始终熠熠生辉。
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误读:《给理想一点时间》评析
自由主义思潮始终将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视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经验教训看,我们应高度重视自由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腐蚀与破坏。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提出了“给理想一点时间”的历史愿景,认为自由主义必将取代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自由”理想必然成为现实。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它既误读历史又误读现实,其无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合理性及其远大的发展前途。
吴新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从来不是局限于中国国内来看待中国的问题,而是把解决中国问题视为解决世界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局限于中国国内,而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产品、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流动,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大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今天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凸显的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例如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它们的解决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背后又涉及人为自己确立的价值目标。从总体上说,解决当今阶段中国社会遇到的问题,主要的不是寻找客观规律,而是确立新的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
以习近平理念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概括为习近平理念比较好。习近平理念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时代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