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涌:维护国家安全应有哲学思维
大国多亡于内乱,小国多亡于外患。大国国家安全研判聚焦内因,内外问题与矛盾,同时兼顾外部风险与挑战,主要来自于国家间博弈。相对准确地预测预见研判矛盾风险,必须在定性基础上进行适度的量化分析,量化分析最重要的是会算政治账、算大账,区别政治账与经济账,算大账与算小账,守住核心利益,谋求重大利益和筹划一般利益。
贸易战这块石头砸了谁的脚?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美国《福布斯》网站8月25日发表文章指出,特朗普的贸易战,尤其是对华贸易战,使全球经济更加动荡,今年的世界贸易增长几乎为零,外部的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停滞不前,“美国经济正在接近衰退”。
许善达:认真研究美国遏制中国的目标和手段
美国的手段就是想方设法遏制中国,至少要逼我们形成一个像日本那样的定位,就是不能挑战它们最核心的利益。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高科技、军事、货币,这些对美国来说都是它最核心的利益所在,这些东西你是绝不能挑战美国的,你要挑战,它就非跟你干到底,它会一招不行来两招,两招不行来三招,反正不能让你在这几个核心领域来与美国竞争。如果中国也掌握了最核心的技术,军事装备也能够提升到跟美国有一拼,美国是绝不能允许的。
中国要深刻影响世界——关于改革开放的下半篇文章
为着霸权的根本利益,美国要在全球范围内利用一切手段围剿中国,举凡中国的利益及影响都是美国所必须铲除的对象,为此,一切道理、准则、规矩都要为美国这等根本利益让路,简单地形容说,就是霸权将越来越不会讲理,越来越不会讲什么规则。窃以为,展望未来,美国将不只对中国搞仅仅有点小意思的“双重标准”,针对中国,美国将出现无数个标准,乃至无标准,只要能够打击削弱中国,一切手段与办法都无比正确。所以,中国深刻影响世界最大的命题,就是带来中美之间不可避免的战略斗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难以回避的历史课题,也是做好改革开放下半篇文章必须完成的任务,也可称之为中国对世界最大的影响与贡献。
李光满:中美正在哪四条战线激烈较量?
美国围剿、攻击中国的战车已经开动,我们不要指望美国能够对中国科技网开一面,不要臆想美国不会对中国发动军事战争,为了打垮中国,阻止中国对美国的超越,美国不会有任何仁慈,也不会讲任何道义,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战争是解决大国争端、实现地位转换的终极形式,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主,绝不会甘心让出自己的霸主地位,而一定而会不惜一切代价向中国发起攻击,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政治战、外交战、舆论战、军事战、能源战,所有战争手段都会使用出来,因为事关生死,所以必然惨烈异常。
盘点特朗普对华举措,展望未来中美关系
纵观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中美关系,笔者发现有一个规律:美国把中国视为伙伴,两国关系就发展,就友好;美国把中国视为对手、威胁,两国关系就对峙甚至对抗。当下,美国已经明确把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未来两国发展趋势难以乐观,将在有限合作的同时,更多地会出现矛盾、摩擦甚至发生冲突。美国着名外交家基辛格说,“中美两国关系回不到从前了”。对此,我们必须足够重视,而不应有任何的幻想。
华为的成功令迷信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哑口无言
短短数月之后,当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督战,押举国之力,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地逼迫盟国、及美国友邦全方位围堵封杀华为的时候,华为既没有休克,也没有投降,而是毫无争议地站在5G网络,高端智能以及5G手机、芯片研制,和操作系统的最高端。粉碎了美国想通过芯片和操作系统卡死华为的阴谋。华为的成功也令那些迷信西方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们,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任正非的战略头脑,和高效计划管理水平,使得那些“满腹经纶”,自认为装了一肚子西方经济学理论,受过MBA训练就可以安邦定国的人黯然失色。
张宇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百年后的历史学家在回顾人类目前正在经历的这一段历史变迁的时候,可能性比较大的是把百年变局概括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复兴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对东方复兴的回应”。中美两个如此规模巨大的国家,其中一个综合实力迅速上升,一个实力依旧超强但显露疲态;一个努力获取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全球影响力,一个很不情愿与他国分享权力;一个拥有东方式的古老政治文化传统,一个饱受西方文明和基督教滋养。在它们之间出现各种各样分歧、摩擦,乃至一定程度的冲突,均属正常和自然。
柳华文: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威胁国际法律秩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这一点不会改变。在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首先做好自己的事,保持冷静清醒,展现定力和担当,这一点不会改变。中国在积极运用现行国际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将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继续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者和践行者,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美中经济冲突实质探析
美中经济冲突的实质,既不能仅从美国领导人个性,也不能从冲突具体内容来确定,而应该以唯物辩证法关于本质决定和本质发展方面的内容为方法论指导,对其做动态而全面的探析。从冲突进展的时态看,美中经济冲突呈现为一种历时衍生而又共时互动的“逐步出场”的冲突;从冲突的规则范围看,美中经济冲突是现有国际秩序规则内部而又超越现有国际秩序规则内部的冲突;从冲突的性质看,美中经济冲突是以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为主要矛盾,又超越这一矛盾,向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与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矛盾转化的“综合”冲突;从冲突的演化态势看,美中经济冲突是“战”中有“和”、“和”中有“战”,“谈谈打打”呈现为一种“战略常态”的冲突。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复兴的历史坐标来审视这一冲突的必然性、长期性,合理应对美中经济冲突。
谨防“速胜论”,请不要制造中国胜利在望的幻觉
美国正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发动强大而综合的攻势,呈现出一场总体战的显着特征,这是特朗普当局精心策划、全盘统筹综合性的战略行动,绝非即兴而作、杂乱无章。退出中导条约后迅即进行中导试射,充分证明霸权当局谋定而后动、计虑周详的特点,也反映出美国战略谋划的高超水平。
全球化进程的微妙变化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贸易逆差的背后,是发达国家中低端劳动者的高失业率。这是让发达国家非常头痛的事。虽然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还不错,不至于让失业者吃不上饭。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就来了。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自身财政也开始发生困难,高福利制度也难以为继。所以解决失业的问题就成了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特朗普要恢复制造业,主要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制造业一旦流失,想让制造业再回来,难度就非常之大。除了本国工人劳动力成本实在太高之外,制造业多年迁移国外,本国的技术力量就随之被削弱。即使企业回来了,可是技术力量却跟不上来,所以这样的企业即使开工生产也会麻烦不断。
中国驻美前参赞何伟文: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和根源
在美国,话语权在特朗普手里。中方选择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作为反制措施。特朗普的宣传是,中国不但不肯纠正错误,反而采取伤害美国农民的措施,而他将给农民提供补贴。因此,美国农民肯定不会站在中国这一边。我们需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方式,通过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主流媒体,用实实在在的例子说明中美贸易本来并没有影响美国老百姓,是特朗普无理挑事;说明中方是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只要特朗普取消关税,中方自然也取消关税。同时,宣传中国正在扩大开放将给美国商界和民众带来哪些好处。驻美经商处人员和中资企业人员要走出去,与尽可能多的美国人交朋友,和他们交流。
应对贸易战升级,中国一定要保护好完整的产业链!
德国的经验,包括美国的已有经验都说明,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没有产业政策,只靠市场不能够有效地改善资源配置。为了使中国资源配置能够得到改善,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市场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不动摇;另一方面不应该贬低放弃中国的产业政策,我们不能够自废武功。从郭台铭和其它业界重要人士谈中国为什么能成功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们都非常看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中国产业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辽宁王忠新:市场这“万能的上帝”原来是骗子
善良的人们总以为,中美贸易战打一阵子就会过去,可现实“骨感”地告诉你,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中美贸易战,中国的态度很明确: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或许,作为特朗普发动中美贸易战的一大贡献,那就是让中国那些善良的百姓终于看清,全盘市场化这“万能的上帝”原来是骗子!也让中国那些善良的百姓终于看清,各国之间都要相互学习,但绝不能“邯郸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