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近忧,科技战远虑
鼻青脸肿的贸易战很可能化干戈,但科技战将绵里藏针,搅动中美未来的竞争和博弈。中兴虽然有错在先,再三挑衅美国法律,但有句话说得好,在手拿锤子的人眼里,什么都像钉子。中兴事件很有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美国放出的不是大招,而是杀招,中国则更加确信,要加速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替代,要加速推动“中国制造2025”,否则受制于人的将不只是作为企业的中兴,而是整个国家的“中兴机会”。
“喊亏”的美国才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从服务贸易看,美国一直处于顺差,而且优势不断扩大,从2006年至2016年,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10年间增长了33.7倍。再从投资看,美国既是对外投资大国,也是利用外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资本通行世界,在全世界“剪羊毛”,作为净债务国,却一直有正的国际投资净收益,规模甚至多达6万亿美元。同时,美国在华还拥有大量直接投资,年均收益超过20%,这些资本的投资者大多也是中美贸易的组织者和主要获益者。因此不夸张地说,美国才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中美贸易到底谁占便宜?——论是否还要吃亏换发展
说中国占了便宜,美国吃了亏,这是对美国政治经济结构的完全无知,严重误判,对于那些对美国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许还能说得过去,而专门研究美国的人,做出这种判断,就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了。
特朗普内阁又添“新血”,咋看?
特朗普政府此轮人事调整,适逢美朝首脑会谈在即、伊核问题面临关键抉择、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美俄关系持续紧张之际,意义重大。一是美外政或将整体趋于强硬。二是情报界“越俎代庖”现象严重。三是“特家军”构成日趋单一化。
美国为何不惜血本也要维护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美国为此不惜血本,那美国为什么要花如此巨大的力量维护美元霸权?不仅利益太多太大,而且可以把价格控制当成击垮对手的武器。从利益角度看,它主要体现在“无本万利的铸币税”收入。首先,经济要发展,世界各国难免在国际市场上购买资源,如果都需要支付美元购买,那非美国家必须储备美元;其次,储备的美元从何而来?对美出口,而且必须有顺差,所以美国贸易逆差实际是在向全世界输出美元流动性;其三,美国贸易逆差实际构成美元霸权收益,也就是说,美国可以印钞票购买它需要的任何产品。从“武器”角度看,美国曾经通过控制石油价格成功地“击垮苏联”,同样利用资源价格成本,曾经成功地压制了中国民营资本实力,并使之维持在产业链低端。
成天“美必赢”,胳膊肘往外拐的人是怎么想的
话语权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的话语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落后的中国只能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建设自己的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中国社会科学”中却没有“中国”这个本体论,结果一些人便习惯性地以形成于异域、特别是美国的概念、理论来观察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自觉不自觉地都是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结果美国无论干什么都是对的,其他国家都是错的。由此可见,不能说美国的“接触政策”和价值观外交是失败的。
王今朝:对科学应对美国贸易战威胁的一种思考
美国目前把贸易战搞得轰轰烈烈,很可能是虚张声势,可能只是在掩盖金融战。特朗普是一个有着丰富商业经验的人。为了实现他的“美国优先”的目的,他绝对会衡量打贸易战是否对于他的目的具有必要性。从历史看,贸易战是一个双刃剑,是两败俱伤的政策。特朗普对此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想必,美国的贸易战也是经过了美国政界高层的充分酝酿的。这个结论一出,我们马上就可以推出,美国对中国开打的绝不仅是贸易战。表面上的贸易战喧嚣可能隐藏着更大的杀手锏。
与知识产权有关几点知识澄清:写于中美贸易战之际
事关国运的贸易战中,中国企业不获得你美国企业授权,就不能运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技术了?荒唐!且不说都大打贸易战了,双方的法律保护还会不会继续(挑起贸易战其实美国本身就有违法嫌疑),就算那是专利法还在发挥作用,咱们的专利法中还有一种制度叫强制许可,也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中国是可以在中国境内将美国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强制许可给中国企业的。目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中国还没咋用过这制度,但咱们的邻居印度在这方面豪不含糊,经常强制许可欧美的药品专利给印度人自己生产,这也是为何印度药价能比中国便宜很多的真实原因。
福田康夫人民日报撰文:警惕美国!我们教训惨痛!
中国在很多领域进步飞速,直逼美国,令美国颇有压力感。这与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情形非常相似。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有很大的贸易顺差,在被迫与美国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在短时间内迅速升值。这种剧烈变化也对日本的市场、产业、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应该吸取日本的惨痛教训,提高警惕,谨慎行事。
梅新育:千亿美元?情急之下“找场子”而已
让我们冷静审读他的声明全文,其说法是“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考虑,根据301条款,增加1000亿美元的关税是否适当,如果适当,则应确定征收这些关税的产品。”——也就是说,目前仅仅是指示美国贸易代表研究这个可能性。对比此前签署备忘录正式发起500亿美元贸易战时的表述,当时提出了公布清单的明确时间表,与今天的声明差异明显。根据美方今年前不久对中国的倨傲态度,以及此前的美国社会、国际金融市场舆论,中国4月4日对他们挑起的500亿美元贸易战发动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反击,应该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情急之下,特朗普急于发个声明“找回场子”。
中美贸易战:天下苦美久矣,一致反对美帝霸凌
美国这个全球格局中的“政府+央行+金融资本+军队”并不对人类的共同利益负责,不考虑其它大多数国家人民的生存条件,而只对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负责,最多偶尔从维护美国国内稳定的角度,洒一点小钱照顾美国本土穷人,免得他们的生存条件太差,起来造反。维护这种全球格局的是美军的暴力。所以,美军在世界几乎所有关键战略地区都有军事存在,搞“天下布武”。
赵磊:贸易战,马克思到底说了些什么?
马克思:“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这是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最后一段话,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段话。读懂了这段话,也就读懂了马克思“到底说了些什么”。
贸易战来了,马克思怎么看?
如果说自由贸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国如何牺牲别国而致富,那么我们对此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这些先生们同样不想懂得,在每一个国家内,一个阶级是如何牺牲另一个阶级而致富的。
台媒质疑:美国对大陆的贸易逆差统计根本就是错的
当地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制裁所谓针对中国“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中美贸易战由美国正式打响。而其他国家也开始担心此举会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贸易战。原因是近期特朗普不断指控各国的不公平贸易,已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赤字)升至8,000亿美元,严重影响经济利益。而特朗普关于美国与全世界贸易逆差(赤字)升至8,000亿美元这一说法,台湾《工商时报》4月5日发表社论提出了质疑称:“美国于近半世纪的自由贸易中真的吃亏吗?真有如贸易赤字所呈现的这么严重吗?对于这个统计谬误,有必要深入加以探讨。”
反制美国,中国人不信邪不怕鬼!
由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师出无名、道义先输、世所共弃,非但无益于中美贸易问题的解决,而且正在将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向悬崖边,犯下极不光彩的历史性错误。美国切莫低估了中国扞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和实力,新时代的中国经济体量之大、潜力之巨、韧性之足,完全扛得起任何规模、任何形式、任何强度的贸易战。奉劝美方及早认清形势,别再损人害己、自我孤立。在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霸道无路,正道必赢!
刘煜辉再谈中美贸易战:过去40年全球化面临清算,中国将从四个方向着手应对
刘煜辉认为,全球化面临清算,中国、美国、跨国公司等参与各方都进入了某种临界状态。未来中国将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履行世贸承诺,降关税;巩固全球化分工成果;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有条件地开放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