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深夜重磅声明!印度对峙中国的贼胆还有多少?
中国若不以印度为对手,印度觉得被羞辱和无视。若以印度为对手,又觉得面临巨大威胁。在错觉和悖论之下,印度越来越失去理智。2017年,印度如果还将美国及美国盟友与它的合作,视为挑衅中国的本钱,跟中国对抗。印度结局可想而知: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而失去印度洋主导权;随着中国力量深入南亚而失去南亚的控制权;利益散尽之后,“朋友”们会在美国带领下啃印度的肉。
中印的差距有多大,看看上海与孟买就明白了
将上海与孟买对照,仅就基础设施而言,上海已经是世界级别了,而孟买仍停留在第三世界的水平,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中国能如此离不开前30年社会主义阶段积累,那时建立了非常强的国家意识,可以将社会中多数人的意志力凝聚在需要最优先发展的目标上,动员能力达到最底层。这个庞大国家的集体资产大部分是国有资产,这成为中国后来30年快速发展的资本。那段历史是许多其他国家可望不可及的。
军报:中国领土主权绝不容侵犯,希望印方不要心存侥幸
中国政府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会退让,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我们扞卫领土主权的决心。我们要求印方尊重历史界约规定,立即撤回其边防部队并彻底调查此事。在事关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坚定不移,希望印方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终出“组合拳”,印度的嚣张日子到头了!
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虽还在持续中,但中国绝不可能让印度长期不识趣地呆在洞朗。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中国政府扞卫领土主权的决心,一旦中国对印度开始失去耐心,一旦中国觉得“忍无可忍”甚至“无需再忍”,一旦中国开始强力出手反击,那印度哭的日子就真的到来。
印度洋的眼泪让三哥玻璃心又碎了!
中国近日拿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99年独家特许经营权,阿三又开始咬牙切齿了!这是斯里兰卡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斯里兰卡为了谋求国家独立、摆脱印度控制威胁而寻求第三方力量的决定。如果阿三不改变零和思维对待中国,就难以想明白“南亚并不是他家的自留地”。
中国对印度再出手,距离最后通牒一步之遥
从现在局势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对印度的挑衅越来越失去耐心,距离下最后通牒只剩一步之遥了。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中国一直是主张和解的,所以印度有足够多的和解机会,就像王毅外长所说,只要老老实实退回去,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而且,现在退至少面子上还算过得去,等中国下了最后通牒再退,丢脸丢得更大;如果中国最后通牒还不退,印军被中国抓了俘虏或被解放军歼灭,那印度的脸可就彻底没了,真到那时印度做好了中印全面战争的准备了吗?
中国与印度,究竟谁是纸老虎?
目前为止中国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极力避战而非积极求战。尽管一些动作很热闹,又是什么演习,又是什么向西藏运兵、运货等,弄得街谈巷议、广为传颂。但这哪里是真要打仗的样子呢?真正准备战争,非但不能这般大肆宣扬,相反还要极力隐蔽自己的行动。如此这般做足、做够威吓功夫,说到底,证明中国还是立足于劝退或吓退印度而非打退印度,一些军事动作只不过是辅助手段而已。
印度为什么不如中国?因为它失去了这些战略要地
在从古老文明迈向现代文明的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中国抓住了更多的机会,印度则多少有点输在起跑线上的感觉。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两国当下的地缘政治结构环境上,更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及合法拥核国家身份,是显示大国身份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印度这些年的努力方向。中国则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做到了这两点。
今天的印度与五年前的日本扮演同一个“角色”
这次中印对峙已经超过40天,未来向何处发展,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军队不可能撤退,因为本身就在中国境内。“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国防部发言人的表态已经非常明确。目前中印没有爆发冲突,是因为中国从大局出发一直隐忍,暂时不想把事态搞大而已。未来中印对峙的结果只有一个,正如王毅部长所言,“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老老实实地退出去。”
我们做好真打一仗的心理准备了吗?
中国已经远离战争30年,这中间跨越了几代人。因此我们对和平年代更加熟悉,对战争更加陌生,我们也更希望和平能够长久。然而,国际安全局势及周边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假如分歧和矛盾真的难以用和平手段解决,中国可能不得不被迫面临一场战争,而对手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比印度更强大。
黎阳:中国对印度有战略吗?
既然印度的情况是“和不得打不得、置之不理要不得、不能全力以赴又不能不全力以赴”,那就既不能没有军事又不能单纯军事,只能短期靠军事,长期靠政治,“文攻武卫”,用武力保住自己,用非武力搞垮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能充分利用印度内部种性、阶级、宗教、种族、贫富等矛盾,直接或间接支持印度内部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力量,让印度计划的“2.5线战争”中的国内战场分量从0.5线变成1线,则胜过大兵压境。
甘地:反智与奴性的神话
甘地一开始就主张“非暴力”,无论是反殖民斗争,还是领导贫民翻身斗争过程中,非暴力精神贯穿始终。在这种精神照射下,印度人到今天还体现着“反智与奴性”的思维。最大的讽刺在于,印度是在国家分裂,内部暴力冲突不断的情况下独立,而且绵绵不绝。
为什么说中国一定会驱逐印度,却最好不要大动兵戈?
面对越境印度兵,不开火就是认怂、软骨头?单一的看这事,的确如此。但如果从整个亚欧大棋局的大博弈来看呢?立马开火,还会是好的选择吗?
莫迪想当印度的阿基诺?—小议中印边界对峙局势
在两个核大国之间玩火,连美国也不敢,印度却敢,而且还放出狂言,要同时同中国与巴基斯坦以及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开战,这莫迪走火入魔了吧?其实莫迪也有他的小算盘,他看准了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东部、南部捣乱之机刷刷存在感,同时也想捞取一些平时得不到的东西。
发出对印的最强硬警告:撤军、被俘、被歼
刘友法的警告里面包含着中国应对中印对峙的三种准备,分别对应着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印度主动撤兵,那么两国继续保持战略伙伴关系。第二种情况是印度不撤兵,那么中国就要把越境的印度士兵变成俘虏。第三种情况是印度把军事对峙升级为军事冲突,那么中国就要狠狠教训印度。我们不能孤立的看中印矛盾,还要站在中美全球博弈的格局中看中印对峙。在中美这个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之前,中印矛盾毕竟还是次要矛盾。中国目前还是希望以相对和缓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是因为中国怕印度,而是不想让印度打乱自己的既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