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共为您搜索到18篇文章
  • “私吃公”不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

    “私吃公”不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

    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资源不太丰富,人口如此众多,又处于资本主义的环伺之中。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基础能够让十四亿人生活喜乐?答案是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古人讲,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的改革不能把“寡”作为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使实现了平均,也要防止经济再次滑入不均之中。事实上,生产力总是会发展的。而且,中国共产党的军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表明,在一种平均分配的社会制度里,生产力能够得到比在私有制的两极分化的分配社会里更快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平等、公平与效率完全是兼容而且兼得的。新中国7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让我们得出这一结论。香港正在发生的混乱也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谈谈张连文主演的《艳阳天》和《创业》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谈谈张连文主演的《艳阳天》和《创业》

    红色经典的核心还是人民性和奉献精神,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和今天私企老板为个人的利益奋斗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今天我们讨论《创业》等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时,也应该把重点放在其对现今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奉献精神的培育上,如果把重点放在其对私企老板的激励作用上就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了其意义。

  • 孙锡良:非常精彩的改革竞争进程

    孙锡良:非常精彩的改革竞争进程

    一位叫吴小平的名不见经卷小人物(也是私企老板)突发一枪,说是要求民企退场,为国企开路。他的文章一发出,便同时在各大网站出现,影响巨大。于是,资本和私企大佬铺天盖地地讨说法,反围攻就这样开始了,大论战终于进入预定轨道。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突发一篇文章就能占据各大媒体主页,不事先谋划好,谁能办到?普通大V有这个能量?临近年尾,高潮终于出现,资本起初没有料到的待遇也得到了,它们获得了部分法律豁免权。对过去,原罪不究,对现在和未来,一般违法都不究,只批评教育。总体而言,资本的整体节奏安排得很好,最后的结果也比较精彩而圆满。

  • 纾困民企遭减持套现,某些私企为何对抗中央精神?

    纾困民企遭减持套现,某些私企为何对抗中央精神?

    部分民企套现减持的实质是对抗习总书记民营经济座谈会讲话精神,充分暴露私人资本的逐利本性和一部分不法企业主对抗中央精神的胆子之大。同时也说明,片面的运动式的不加区分的纾困民营经济的做法不可取,这实际上有可能会变成不法企业家阶级套取人民财富大发横财的机会。中央的意图是好的,但是在实践中一定要严防扭曲。

  • 文一:中国目前是“国进民退”吗?

    文一:中国目前是“国进民退”吗?

    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和社会上最流行的说法之一是“国进民退”,意思是国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民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事实并不是这样。无论从国企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量,还是利润总额看,中国并没有发生“国进民退”的现象。国企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伟大经济成就里面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这一点恰好是长期被国内外学术界所严重忽略的。放弃国企在市场经济中的伟大作用也恰好是东欧、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国家80年代以后经济改革失败的核心原因之一。

  • 打破“非公经济税收贡献超50%”的神话

    打破“非公经济税收贡献超50%”的神话

    非公经济对全国税收贡献“超过了50%”,这是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博士散布的误导中央、政府决策者的“神话”,必须破除之,以正决策者的视听,并进一步清除其不良的政策性影响。此论非空穴来风。目前,这种天方夜谭,通过王勇国务委员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解读党中央“十三五”建议的文章来看,已经影响到党中央“十三五”建议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其误导决策者过高估计非公经济作用、制定脱离实际政策的的痕迹明显。事实上,虽然“据说”非公经济已占GDP的60%以上,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权威数据等计算,在中国税收收入中非公经济却只有15%左右的贡献,这是其根本无法与国企36.6%的税收收入贡献相比拟的。且不说国有企业还有上交利润、划拨巨额资产等贡献了。在这些方面,非公经济能够与国企争锋吗?所以,享受公务员待遇的全国工商联刻意夸大非公经济的税收贡献,以为其一再鸣锣开道,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全国私有化了,估计全国工商联也就该寿终正寝了,其数百退休干部的养老金可能都会遇到支付危机。“吃财政的饭,砸财政的锅”,这真是新常态下的黑色幽默。如果方方面面的这种幽默还在不断地增加,反映出了什么?

  • 私企抓党建300多万“书记”从哪来?

    私企抓党建300多万“书记”从哪来?

    《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在近300余万个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中,已有187.7万个建立了中共的基层党组织,还剩100多万个非公规上企业准备建党。那么,这已建立的党组织中,那200来万个“书记”从何而来?1.私企老板直接担任。2.私企合资人担任。3.血缘亲属担任。4.私企高管担任。5.公开向社会招聘。6.由组织门“外派”。现在中共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这应该包括200来万在非公企业建立的党组织,如果再在非公规上企业建立100多万基层党组织,这将是个多惊人的数字和占比。所以,非公企业如何抓党建,绝对事关重大,非公企业抓党建如何选拔“书记”,绝对非同小可,庙堂之上当三思!

  • 在私企不能搞“运动式”建党

    在私企不能搞“运动式”建党

    要防止“一窝蜂”的在私企“运动式建党”,最根本一点,就是要弄清楚公有与私有的本质区别。这个问题若混淆了,私企建党的方向就错了,私企建党的性质就改变了。有的党建专家甚至还拿“红军所以艰苦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来说明私企建党的重要性,其要害就是混淆了公私的根本区别,这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不是南辕北辙?现在还剩下100多万个规上私企没有建党,万望别再搞“运动式建党”,恳请庙堂当深思!

  • 党要领导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民企发展利润

    党要领导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民企发展利润

    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民营企业民主管理,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现场会”上表示,民营企业要坚持职工主体地位,以职工为本,让职工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共同参与企业管理,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 一叶知秋:从对国企和私企的态度看另一种政治正确

    一叶知秋:从对国企和私企的态度看另一种政治正确

    国有资产流失一直都是国企改制中无法回避的大问题,比方说长生生物从一个躺着赚钱的国有企业就这么三倒两倒变成了私人的提款机,这样的国企改制怎能让老百姓服气?不过,在姚洋先生看来,民众之所以会质疑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还是“思路不够宽阔”,因为即便国有资产流失到了“民营企业家手里”也还是在中国。

  • 私企的“黄叶子效应”

    私企的“黄叶子效应”

    吴小平反弹琵琶的小插曲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组成的明显变化,尤其是不会影响私营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混改政策的推动下,很多有实力的私企会赢得更多的机遇,那些没有能力参与到新时代经济竞争大潮中的私企都应该理性面对自己的结局。

  • 国企与私企谁养活谁?

    国企与私企谁养活谁?

    国有企业职工总数肯定不足中国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一,所有国企的营业收入占全国营业收入的比重最多也就百分之三十多,不过,它们的纳税总额则占全国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

  • 从《人民的名义》看私企的三种类型

    从《人民的名义》看私企的三种类型

    蔡成功、高小琴和赵公子,三位私人老板,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目前的私人老板的三种状态:蔡成功通过送小钱来赚大钱,高小琴依靠权力赚钱,赵公子则是直接用权力赚钱。

  • 2016年私人投资、工业增速逐年回落趋势未变

    2016年私人投资、工业增速逐年回落趋势未变

    2016年私营部门投资、工业逐年下行的总趋势未变,某些状况在短期内微有改善;出口负增长。港澳台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速较上年有所恢复。小微企业(非公企业集中区)的贷款增长较快。比较国家统计局的非公经济数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更为简单和乐观。

  • 夏小林|2016:私企户数破2千万,投资却“开门绿”

    夏小林|2016:私企户数破2千万,投资却“开门绿”

    数年中私营企业及 "民间 "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的主因是市场变化。政府方面认为,“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主因是“民营企业面临问题不是玻璃门而是没门”。这种说法不仅脱离实际、自相矛盾,且与体制内其他权威观点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