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只有抛弃绝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神话,立足于自力更生,以扶植集体经济和振兴民族经济为出发点,重新估价建国70年来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立足国情和承继古老中国的农业优良传统,全面客观估价千年的农耕文化的优越性,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特别是亚洲各国的先进经验,才能够找到适合中国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新型农业机制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型农业模式。
从粮食安全到疫苗之殇:民生保底行业应拒绝金融化
美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戴维·施韦卡特曾说:“资本主义之所以支配世界,不是因为它是我们这些卑微的人类所能建构的最理想制度,而是因为它维护着巨大的私人利益,并同时被这些巨大的利益所维护”。西方所主推的所谓经济运行的“普世规则”,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行业,也不是对所有国家都有利,实质上是它们攫取垄断利润的遮羞布,引诱我们上当的画饼。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清醒和自信。保障民生、远离金融、拒绝诱惑,或许是民生基础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尹建杰:警惕美国将粮食作为战略性进攻武器
据报道,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处于休耕状态,只要它愿意,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短期内提高30%-50%的粮食产量。因此,以美国农业的体量和能力,它完全具备摧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农业体系的能力。农业为百业之本,农业被摧毁,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毫无保障,更谈不上发展。人们常说,美国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要是依靠两大支柱:一是美军,二是美元。其实,美国在竭力保持美军和美元全球优势的同时,还在进行更深远的布局和谋划,谋求更彻底、更安全的霸权手段。这就是对所有对手特别是对美国有摧毁能力的重量级对手(譬如中俄),具备“断敌粮道”的能力。有了这一能力,无需进行危险系数极高的军事战和金融战,只要敲一敲对手的饭碗,自然俯首帖耳。
芯片还算不上危急,粮食若被制裁才真的可怕
经济制裁往往是瞅准了该国经济上最薄弱、最要命的环节下手,芯片是我国高新产业的短板,美国从芯片出手,制裁中兴,中兴生产线立马陷于停产状态,这种制裁确实可怕。但是,这种制裁对我国产业是有影响,但要不了命,至多延缓几年,我国就会自行研制出替代产品。可是,如果美国联合其他国家采用粮食来制裁我国,那才是致命的可怕。因为,我国粮食已经不能完全自给,而粮食却是无可代替、无法不用的物质,粮食不够吃,就得挨饿,就得死人,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
寄语201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7年最非凡的事情是我党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诞生了一个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的我党十九届二中全会和人大会议,有很多值得期待的。
严海蓉:中国的粮食安全和食物主权
严海蓉认为应当反思粮食的定位、粮食生产的效率观和农业的生产关系结构。呼吁粮食不能被单一地定位为商品,国家和社会应该把粮食当作有限公共品来管理;同时,应摒弃单一以产量和GDP为计的效率观,采用新的生态能效观、营养效率观,推动生态农业。
粮食安全攸关国计民生,是头等大事
转基因技术里包括一个俗称“终结者”的“基因表达控制技术”(GURTS)。开发这项技术的公司叫“三角洲松兰”。该项技术一旦商业化应用,将赋予技术拥有者控制别国全部种子的特权,也就是说,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后即使留种,种子也不会发芽,只能每年购买孟山都等拥有此专利技术公司的种子种植,种子的命脉完全掌握在美国大公司和美国政府手里,进而他国的粮食安全就被美国所掌控。
"挺转"搅混水:让有富余的中国粮食为进口种子让路
今天是儿童节。父母们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们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最近因为“崔永元的反转生意”,父母们又纠了一把心:吃转基因食品吧,他们说不安全;不吃转基因食品吧,又买不起。作为一位“泛反转”人士,南京财经大学的卢映西老师用经济学角度提出思考:我们真正需要为下一代揪心的,远不止转基因的技术问题,而是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带来的过剩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底层孩子的未来,面对的可能远不止食品安全问题,而是没饭吃。
看美国是怎样用转基因大豆“沦丧”中国大豆的!
中国必须制定保卫国家农业安全的战略,必须有长远的、手握胜算的战略规划。鉴于此,权威人士呼吁中国必须为复兴天然大豆打一场“自卫反击战”,保卫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和食物主权
中国人如何才能掌控自己的饭碗?
小岗村神话预先排除了通过重建集体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能性,构成了最终消除城乡差距,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障碍。我想,这应该是总书记隐忧的深层次来源。现在是到了拆解这个神话,为中国农业的继续发展扫清道路的时候了!
说说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
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出现严重减少的情况,适度增加粮食进口是否有碍粮食安全?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本文中作者用数据和分析表明,适当粮食进口不仅不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方法;纯凭激情的阴谋论可以歇一歇了。
刘廼强:我们很可能就栽在这里
中美斗争,我们最弱的是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前者是吃得饱问题,后者是吃得健康问题。表面看来,中国有的是外汇,绝对有能力大量进口粮食,而乌克兰和俄罗斯也有能力供应,所以粮食安全是远虑而非近忧。温水煮蛙,从来都是最危险的。所以人民吃得饱和吃得健康问题,是我们领导需要时刻警觉的,问题未必需要一时三刻便彻底解决,但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预警系统,客观地警告大家危机将至。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在恶化,一篇从知网撤下的文献
本文是2007年的文章,该文成功预测了我国2015年粮食供求缺口量约1.2亿吨。如果这种悲观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那我国最迟在2025年后就会面临粮食危机。“谁来养活中国人?”将成为现实的世界性难题,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更无从说起了。
蒋高明:是谁在谎报粮食安全?
中国的粮食产量到底有多少?有多少粮库在少收多报?制约粮食产量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中国能不能依靠进口满足国人的粮食需求?我国的粮食质量是否有保障?这一个个有待回答和澄清的重大问题,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何不借G20用米油之机整顿一下粮油秩序
既然不安全的米和油都有进入这等高层次场所的危险,那么进入我等老百姓厨房的几率与可能必定异乎寻常地大。有关部门应当在保障G20用米用油的同时,进一步整顿粮油安全及市场秩序,也让老百姓沾点光,那该有多好啊!
贺雪峰:农业还是农民?
当前三农问题的优先项究竟是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或者是农业兼农民问题?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这就要分别对农业和农民问题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