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文章
毛泽东处理“裙带关系”的6封家书钩沉
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应明史知理,树立正确亲情观,厘清权力公私边界,不能颠倒公私、混淆是非、模糊义利、放纵亲情。必须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一切特权现象。从近年来查处的大案要案看,家风败坏常常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给自己定下的处理亲情、乡情、友情三原则,言简意赅、振聋发聩,不仅令世人崇敬,更值得当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此为鉴。
148002018-07-28 11:44中国需消除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不同社会形态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意识本质以及建立历史主体意识的路径。我国目前需要消除前现代和资本主义伪主体意识障碍,实现个体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的良性互动建构。中国社会不同群体的主体意识表现出差异和不平衡性,需要以先进生产方式为内核构建新型社会关系,使社会成员在个体主体意识基础上,增强与社会主体意识辩证结合的自觉性;通过“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处理,逐渐消除“他者”现象,使历史的真正主体——人民形成历史主体意识。
93002018-07-21 09:45马克思产业升级思想及对当代中国结构转型指导意义
过于强调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嵌入导致我国对世界市场产生过度依赖的同时,使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产业部门发展不足,尤其是以承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低端发展模式弱化了技术溢出和技术学习效应;过于强调发挥“比较优势”原则的产业选择模式,使国内生产在参与全球生产过程中出现产业链和生产网络的“双重锁定”现象;以发达国家成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模式为“标杆”,片面追求“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转换导致国内产业过早出现“去工业化”倾向,使实体经济(主要是工业领域)领域内产业间的相互需求下降,导致产能过剩。
65402018-07-17 18:05建立在民族分隔和对立基础上的普世价值已经过时
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理解“共同价值”应从马克思主义、从“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立场出发,而不是误把它们混同于自己或其他人的“共同价值”观念。在学理上,这要求澄清马克思文本中的价值立场,而不是从自身的价值观念出发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剪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决定了公平正义问题的新含义,我们必须改变建立在短缺经济基础上的公平正义观念,建立适应过剩经济需要的公平正义观念。普世价值已经过时,全球问题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中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零和游戏意味着从损人利己走向共同灭亡,社会主义的正和游戏则意味着从合作共赢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建农村建设的集体化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我国农村建设的集体化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不断地巩固和完善“分”的改革,缺乏加强村级组织“统”的改革举措,削弱了农村建设的集体化机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统”的能力,恢复农村建设的集体化机制,破解农村“统”不起来的难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统”的功能,实现“统分结合”,重建农村建设的集体化机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118902018-06-16 10:281949—1950年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与决策
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台湾问题,进行过许多精心的筹划。仅从1949—1950年来看,以解放台湾为首要方式的思考与决策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进入决策视野,做出有前瞻性的预判;进入准备阶段,开始进行具体筹划;总结渡海作战经验,各项准备工作逐渐展开;因朝鲜战争爆发,搁置有关准备工作。在当时,通过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决策,受国内、国际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与二战后的世界冷战局势紧密相关。
219502018-06-09 10:58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的现实启示(1949-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既以历史经验为参照指导现实,又以现实需要为基点总结历史;既在理论指导下推动实践发展,又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既厚植党的群众基础,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党和人民相结合的重要原则,指导了新中国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为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对于当前国家建设发展的现实启示,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之举。
122102018-06-02 11:13毛泽东农村调查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村调查,发表过多篇论述研究的文章和调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具有诸多的实践魅力和现实意义。从1926年到1941年间毛泽东农村调查的重要文献包括《反对本本主义》《农村调查》《关于农村调查》《寻乌调查》等文章,并被收录于198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中。通过对《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的文献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可以得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大启示。
110402018-05-30 10:46毛泽东晚年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深思
战争与和平,是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始终面对的一对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辩证法。作为党的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和丰富的思想积淀。他重点阐发了“坚持和平反对战争“”我们的态度: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准备不好敌人就可能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共同对敌”“备战、备荒、为人民”“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等观点。这些对战争和和平问题的思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还是与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命运攸关的战略决断,至今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方法论意义,是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要汲取的精神源泉和智慧方法。
226302018-05-18 11:06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以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为根本目的
当前我国已经存在数量、体量极其庞大的资本主义私有经济,不能像以前对待官僚资本那样加以剥夺。但是,让它永远存在和发展又不符合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目标。对于这个两难问题,可能的解决办法是,遵照《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分析,将混合所有制公司作为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形式,并吸收20世纪50年代对民族资本改造的经验,将私有经济吸收进足够强大的国有经济,使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控制的经济,然后在给予相当代价的情况下,分阶段赎回其产权,将之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历史虚无主义寄居网络新媒体,蚕食党的生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继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严重危害的社会思潮,曾经非常猖獗,党的十八大以来虽有所收敛,但仍常有沉渣泛起的现象,近些年来连续4年被评为“年度十大社会思潮”。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不减,呈现出了诸多突出表现,梳理、概括并充分认识这些特征、表现,能够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做到“对症下药”。
114402018-05-16 10:29党员不准信仰宗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
作为一项思想原则、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中共党员不准信仰宗教是由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决定的。中共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选择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中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也是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形式。允许党员信教、教徒入党,实际上是将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相隔离,将党员发展对象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相混淆。只有不信仰宗教的中共党员,才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
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国史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九大对推动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事业向前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史工作者,我们应结合新中国历史和国史研究实际学习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在新中国历史中划分出一个新时期的重要意义;认识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经验贯通总结、融汇运用对于校正改革开放前进航向的重要意义;认识树立正确历史观对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周新城:什么才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在任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隶属关系的系统。在任何社会里,经济关系也都要凝结为各种各样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也是多层次的、有隶属关系的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要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优越性,而且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的具体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运行学说,必须把经济运行机制如何反映基本制度的特点和要求说清楚,这一点恰恰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程恩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
历史表明,民主主义者不一定能够成为社会主义者,而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可以同时是一位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这一连接和贯通两种革命的探索中,毛泽东是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者即第一代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超越了中国的民主主义者,创立了导向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这一革命理论,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成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旗帜和向导。这是毛泽东对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历史贡献。
重视意识形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战略价值
从历史上看,全球化不仅是世界性的经济浪潮,而且也蕴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向全球扩张的文化战略,因而全球化是一个伴随着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运动的过程。既然全球化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由此形成了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
28202016-07-27 12:35余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坚持唯物史观
内容提要:在西方公共经济学中,政府是公共经济活动最重要的主体,其首要职能就是把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统治阶级。而在统...
期刊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