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共为您搜索到154篇文章
  •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能忽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问题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能忽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政策法规的缺失,基层政府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不到位;二是多数群众无法监督参与集体资产管理,一些黑恶势力把持、操控基层政权,群众敢怒不敢言;三是农村集体资产流失发生的地域在媒体、信息薄弱的乡下,农村集体资产流失除城中村、城郊村、资源村外,被侵占、流失的金额值相对小,不太引起关注。

  • 《苍生》倾情写苍生——新中国文学经典札记之五

    《苍生》倾情写苍生——新中国文学经典札记之五

    在这部小说描摹的田家庄“改革”后的图景上,有几抹希望的亮色:这亮色不仅在于田保根的朝气蓬勃,也不仅在于老队长郭云的“初心”不改,更在于田家庄相邻的红旗大队坚持“共同走富路、一块儿过富日子”的集体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就——虽然小说中没有正面描写红旗大队,只是借田保根到嫁在红旗大队的姐姐家走亲戚时所见所闻进行了简略的侧面介绍,但它显然是《艳阳天》中的东山坞村和《金光大道》中的芳草地村的必然发展结果,也是这部《苍生》中田家庄村的未来希望所在。

  • 赵意焕:中国农村集体经济70年的成就与经验

    赵意焕:中国农村集体经济70年的成就与经验

    只有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组织劳动、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中,个体之间才能够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社会主义集体,就没有集体主义;没有集体主义,就称不上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就无法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入新时代,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动员各种力量,培养更多基层优秀党员干部,组织更多坚强有力的农村党支部,并把经过了几十年的考验、至今仍在健康发展的农村集体组织作为学习典范,农村集体经济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日益接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价值导向应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这样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导向,农村集体经济才会具有发展应具备的社会环境。

  •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研究三个维度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研究三个维度

    改革开放前的艰苦创业为改革开放打下了牢固基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就和贡献是改革开放前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贡献,需要从其对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贡献、农田水利建设成就、农业和社队企业发展成就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马克思的“同义反复”理论,即生产力构成因素变化的理论,对研究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具有重要意义。

  • 张文茂 李尧: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若干认识问题

    张文茂 李尧: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若干认识问题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渊源、基本属性、组织形态、经营管理体制,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一般的合作经济组织、公司企业组织之间的区别,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化改革的方向。在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上,为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 ​程恩富  张杨:新时代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问题

    ​程恩富 张杨:新时代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问题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的方法论、列宁和毛泽东的合作化思想、邓小平的“第二次飞跃”论、习近平关于壮大集体经济的论述,都为新时代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这些理论的有机结合和实际运用,可以在实践中防止瓦解集体经济的私有化倾向,确保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始终保持在社会主义轨道上。主要阐述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方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基石,坚持自愿互利、注重示范效应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原则,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关键。

  •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村支书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村支书

    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及其掌门人,就像孤岛上的求生的羊和牧羊人,岛上有野兽要吃羊,也有野蛮人想杀死牧羊人,岛的周围还有鲨鱼,还有随时可能来临的台风等等危机四伏……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农村改革发展及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成果是不可能巩固的,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设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保驾护航,要重新把村民组织起来,把分散、闲置的资源资产资金重新集约经营起来,把名存实亡的统分结合基本经营制度充实完善起来。不忘初心,开始新的长征,估计还没有到“古田”。

  • 李昌平: 谁来保护集体经济和集体经济掌门人

    李昌平: 谁来保护集体经济和集体经济掌门人

    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如果没有村集体经济及合作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持,市场就是他们的“坟墓”,振兴乡村也会演化成一场资本碾压小农户的劫难。应该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集体经济更广更深的合作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完不成这个核心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也会演化成一场资本狂欢、小农户的灾难。如果没有村集体经济及更广更深的合作经济的发展壮大,费九牛二虎之力扶持千千万万小农户所取得的脱贫、小康成果,将可能是昙花一现的命运。

  • 吕新雨: 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与制度

    吕新雨: 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与制度

    没有社会建设的经济行为一定会失败。单纯的经济性扶贫难以形成持久的造血功能,关键就在于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没有有效的社会建设,后果只能是贫富的两极分化。塘约村、蒲韩社区和郝堂村的三个案例,呈现出当代中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路径的多样性,也说明了只有在维护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有真正经济的发展,才能克服和战胜资本主义市场对社会、社区的破坏。

  • 徐祥临: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

    徐祥临: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地维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维护种田农民根本利益的伟大历史功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 吸取朝鲜农村城镇化一刀切的历史教训

    吸取朝鲜农村城镇化一刀切的历史教训

    中国农村的城镇化,最忌一刀切,最忌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虽然我们已经吃过这样做的苦头,但有些地方政府官员还是喜欢这样做。这种教训看来我们吸取得还不够。

  • 王丹:从延安的撤点并校看中国现代教育的世纪争论

    王丹:从延安的撤点并校看中国现代教育的世纪争论

    我们可以看到从西方引进的正规化教育模式,其内部隐含着城市与农村、精英与工农大众、理论与实践、资本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在国民党和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没有群众路线。只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目标下才产生了群众路线,才产生了精英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数量和质量或者所谓的普及和提高,反应的实质是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对应的是精英和平民的阶级对立。这种现代教育模式引入中国之后,重复并且加强了中国传统教育下教育作为社会晋升阶梯的功能。传统的科举制就长期忽视实际生产和生活实践需求,宣扬蔑视体力劳动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在新的现代学校教育模式下,这些价值观和社会晋升功能取得了新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在突破正规化教育模式、争取阶级平等、改造教育目的上所做出的种种尝试,为我们今天反思、批判、和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源。

  •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弱的村要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打开局面,富的村要靠好的党支部带领再上一层楼。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 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精兵简政,但有些“政”减不得

    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精兵简政,但有些“政”减不得

    在大学搞一千年“通识教育”也顶不上把坚决扞卫公有和共有财产的公共政策坚持十年。公益精神的滑坡不是教育导致的,是政策结构导致的。换言之,精兵简政为的是提高打仗的效率,是为了打胜仗。打不赢,甚至溃败,精兵简政就失败了。历史向来以结果论英雄。

  • 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现代启示

    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现代启示

    毛泽东农村调研,围绕农村土地状况与土地政策问题、阶级状况与阶级政策问题、工商业状况与工商业政策问题、政权组织与建设等重大课题展开。他的调研,系统全面、方法科学、卓有成效,不仅强化了他本人关于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宏观把握,而且切实推动了土地革命向前发展。在新时代,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内容、方法,有助于党政干部提升调研意识,培养调研作风,改进调研方法,增强调研实效。

  • 习近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重要论述研究

    习近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重要论述研究

    习近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农业合作论、毛泽东“组织起来”论和邓小平“第二个飞跃”论等的继承和创新。习近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重要论述在宏观方面和战略层面提出了蕴含辩证思维的“统分结合”论、创新思维的“两个绝不是”论、底线思维的“不能改跨”论,在微观方面和操作层面对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村推进精准脱贫、改善乡村治理等的细致论述,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