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学者要知亡国恨
国家的命运不能靠空话支撑,更不能靠“八股”支撑。现在有些文章,摆了一些情况,后又指出它们的发展有三种可能性,结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至于问题如何解决,它告诉你将“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这跟没说一样。你家里着火了,你妻子问你怎么办,你说有三种可能性,行吗?孩子丢了,你说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行吗?这都是不行的。学者也要知亡国恨,大宋王朝的崩溃,这种不着边际的学问对此要负大部分责任。
西方学者认为:骂义和团的公知全是贱骨头
显然,在洋大人看来:1、义和团是:品行端正、铁骨铮铮的汉子。2、信洋教的教民:“尽是为社会所遗弃者或者罪犯”、“莠民”。3、洋教士:一群胡作非为者。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洋大人的眼里,骂义和团的公知,就是:一群贱骨头。当然,这不妨碍洋人利用公知,和抗战时期日本人豢养二鬼子一样。
警惕养贼自重的宗教学者
中国的宗教学者理应理直气壮的站出来,明确极端宗教思想的危害和对于现实社会的冲击,俯下身子到基层去认真调研,将目前极端宗教思想在基层的真实情况反馈给公众和决策层。主动站出来为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讲明极端宗教思想的危害,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思想工作,避免他们被极端宗教思想蛊惑。
国外学者透视美国大选:性、谎言和录像带
“我必须坦承,这次的选举影响了美国在海外的形象。”曾于2004年竞选过总统的美国现任国务卿克里近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华盛顿邮报》也评论道:“在美式民主的陈列柜中,世界看到了反面教材。”今天,美国大选进入投票环节。如果美国大选是观察美国的一个标本,那么今年大选尤其具有“教科书”级别的解剖意义。为此,我们邀请3位国外学者齐聚圆桌,谈一谈他们眼中的美国大选。
美国学者:美国政治是一种稳固持久的强盗统治
如果商界的力量比较强大,同时权力也没有集中在少数几名掠夺成性的政客手中,那么结果就有可能建立一个稳定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治机器,其核心意识形态归根结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主义”,即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商业盟友,还会让“经济蛋糕”越来越大,为政客邀买朋友和影响选民提供更多的资本和资源。
超越时空的伟大史诗——外国友人和学者记者评说长征
80年来,红军长征早已为外国记者、作家和学者所广泛报道、记述和研究,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超越时空,走向世界。长征精神已成为激励世界人民为了理想和信仰克服困难、坚持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正如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所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张戎无视史实,编造记录——外国学者评长征
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序章。对它的解读,超越国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文综合自四名国外知名学者从各自研究角度,解读长征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菲利普·肖特——传奇,现实仍在延续;拉纳·米特——启示,不局限于中国;埃里克·海尔——史诗,书写光辉一页;何铭生——壮举,刷新世界纪录。
驳大陆学者对台研究的五大误区与谬论
大陆对台研究学者章念驰在《中国评论》2月号的专论《怎么看待台湾再度『变天』》一文中,表示大陆不应对台湾悲观的理由。理由一蔡英文是靠民粹当选的政治人物,治理能力远不如斗争能力,很快就会步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后尘。他却忽视了蔡英文执掌民进党8年,早已按其理念将民进党改组完成,如臂之使指。那些『外围组织』乱归乱,但是『核心分子』是非常坚定的,治理能力并非没有。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法律并非法律学者所主张得那么重要
美国法律经济学运动中的两位巨匠,罗纳德·科斯和圭多·卡拉布雷西都认为国家是产权的唯一渊源。在《无需法律的秩序》这本书中,我的核心观点则是,法律并非如两位前辈以及其他许多学人所主张得那么重要。许多学人夸大了法律制度的影响。特别当利害关系很小,且互动各方预期着相互间的关系会持续下去时,人们事实上不大可能依靠法律制度来提供规则以及规则的执行。
一位台湾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台湾学者朱云汉认为,西方全球秩序的指导理念在过去造就了西方的富强,但这些指导理念却也是导致人类社会冲突、失序与极度缺乏公平正义的根源。相较之下,中国的王道思想可以为21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提供一套新的指导思维,正好可济西方核心理念之穷。而对于绝大多数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南方国家而言,中国兴起为自己追求全面自主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菲知华派学者力主加强中菲合作
齐托·罗马纳是菲律宾中国研究会的主席,曾经在中国生活近30年,是菲律宾国内知名的对华问题专家。他认为杜特尔特总统改善中菲双边关系的愿望,为中菲关系的新篇章创造了机遇。但是,中菲双方在南海上的主权之争将会持续,也给未来中菲关系的发展蒙上阴影。
一个大陆学者眼中的台湾未来
台湾历经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其社会习俗、行为方式等受到多方面深远影响,如果台湾民众在社会心理、文化方等方面对大陆持续保持疏离,那么将会导致台湾与日本的趋近。如台日双方能够更多解决日据、二战时期的民族矛盾及海域争端,那么彼此会开展更多合作。
如何科学认识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判断标准 —— 部分经济学者在“微信群”的研讨综述
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弄清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判断标准,对于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
自绝于民自绝于国--杨奎松突破了历史学者的道德底线
按照杨奎松等历史学贼的逻辑,所有的问题都是制度所造成的,而这些制度则是建国初就存在的,非对制度本身进行改造就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其本质就是要对建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建国初进行清算,就是要对建国初以来建立的根本制度进行改造。
当代颜色革命与混合战争--俄学者解读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要应对颜色革命首先要注意到,外部势力会利用叛变的民族精英代表、雇佣军、恐怖分子、分离分子等间谍组织来干涉侵略对象国的内部事务。此时应当及时揭穿侵略国利用非政府组织、传媒、互联网等渠道实施社会破坏活动的资金来源(首先是在首都和一些大城市)。
学者分析美收入差距扩大:不公平市场竞争妨碍收入分配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美国人在保证机会平等方面是失败的。由此可见,机会不平等、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引发收入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