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共为您搜索到303篇文章
  • 大战略·微战争——国家安全战略构建的新坐标

    大战略·微战争——国家安全战略构建的新坐标

    战略与战争需要灵巧配合,用大战略设计微战争,用微战争支撑大战略,正在成为大国竞逐世界的通行规则。

  • 全球长期停滞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思路

    全球长期停滞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思路

    连续4年的经济下行有可能引发经济下行与产能过剩互相强化的恶性循环,使现行的、以财政-货币政策为内容的宏观经济刺激的效果日渐消失。复旦大学史正富教授提出改进方案在于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用“宏观-战略投资”引领 “微观-盈利投资”,通过搞对投资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在提升近期宏观有效需求、减轻产能过剩的同时,又能积累起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生产要素和民生资产。

  • 江宇:总书记再部署,医改开始战略决战

    江宇:总书记再部署,医改开始战略决战

    现在离2020年基本实现医改目标只有四年了,要在4年内基本完成医改,实现健康导向,至少要打三场硬仗:一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性,二是破除药品流通领域的灰色利益,三是扭转医疗行政体制的碎片化

  • 中美关系最大的危险,是误判美对华真实战略企图

    中美关系最大的危险,是误判美对华真实战略企图

    其实,美国正在全面地遏制打压中国,这已经是明白无误的事实。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对于美国是否在准备同中国的战争,仍有一些中国人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还继续心存侥幸。所以,中美关系最大的危险,是一些中国人始终闹不清美国对中国真实的战略企图,仍然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

  • 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战略思想家对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精致设计为美国赢得冷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战略思想展现了美国冷战时期国家安全战略成就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美国战略思想家及其战略思想的局限性,对其要有批判性的反思。

  • 重视意识形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战略价值

    重视意识形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战略价值

    从历史上看,全球化不仅是世界性的经济浪潮,而且也蕴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向全球扩张的文化战略,因而全球化是一个伴随着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运动的过程。既然全球化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由此形成了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

  • 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义和团运动

    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义和团运动

    百年来的中国文人“买办精英”一提义和团运动就一脸的不屑:“义和团运动无论其理论还是其实践,都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地方,倒是它的残暴愚昧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他们无孔不入的妖魔化使中国人普遍对义和团运动的真正历史意义迄今都没有足够的正确认识,更不用说从义和团运动看到中国在西方国家战略中的真实位置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真正战略原则了。

  • 日本“ 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的无奈转变 过程与战略动机分析

    日本“ 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的无奈转变 过程与战略动机分析

    二战后,日本一直主动参与多边贸易体制。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理念曾一直受到压制和制约,日本因多边主义停滞不前,开始尝试区域主义,并与中国展开竞争,而这都与日本对美、中两国的认知和对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变化有关。2005年以来,日本“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实现了两次转变。

  • 对外传播中的战略叙事

    对外传播中的战略叙事

    战略叙事(Strategic Narrative)最早运用于商界,指“领导者清楚且令人信服地表达一机构未来之愿景和战略的能力”,通过包括情节、人物、高潮和结局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故事“重述”公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美重返亚太战略已引发亚太军备竞赛

    美重返亚太战略已引发亚太军备竞赛

    《参考消息》援引日本《富士产经商报》6月2日的报道,为对抗不断壮大的中国军力,亚太地区各国的防卫开支一路狂飙。2015年,亚洲、大洋洲的...

  • 撇开美元、建设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要和一带一路的长远战略相适应

    撇开美元、建设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要和一带一路的长远战略相适应

    中国钢铁、水泥的产能世界第一,但基础建设总有饱和的时候,房地产也总有社会承担不起的时候,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发展十多年后,基建方面的产能相对过剩了,钢铁水泥卖不出去了,市场举步维艰了,于是调整产业结构就迫在眉睫。

  • 5.20后台湾重大政治结构与战略变动

    5.20后台湾重大政治结构与战略变动

    台湾社会外省人逐步凋零,其后代的中国认同随“台湾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减弱。以“台湾主体意识”和“台湾主体性”为依托的温和、稳健“台独”意识形态,逐渐占据台湾社会主流。

  • 战略上战胜中国--美国重返亚太的根本目的

    战略上战胜中国--美国重返亚太的根本目的

    真正核心与要害的问题是,现在的中国似乎无意于抗拒抗衡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这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现如今的中国十分醉心于同美国“不冲突、不对抗”的“合作共赢”,也十分醉心于同美国加强联系,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夫妻”生活。既然大方向、大政策如此,指望中国对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说“不”,实在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 今天我们还能讲在战略上还能藐视别人吗

    今天我们还能讲在战略上还能藐视别人吗

    好好学习战略,少说藐视别人的话,这是今天很多中国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门功课,越是领导和上层,越应该有这样一种浓厚的紧迫与危机意识。

  • 日本的威胁不可低估:对华战略设计早已定型

    日本的威胁不可低估:对华战略设计早已定型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日本加快战略推进的消息纷至沓来。据报道,日本已经决定向钓鱼岛海域增派十二艘巡逻炮舰,并设立钓鱼岛管区;派军队进驻与那国岛,在这个岛屿上部署高性能监视雷达;派遣军舰巡航南海,参与美菲演习,等等。这一切都说明,日本的战略前进步伐与军事扩张的力度都在呈加速度式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