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杨天石《九一八不抵抗命令确实发自张学良》——考证意义等于零
所以,完全可以肯定九一八当晚张学良不抵抗就是奉既定政策的决定,蒋介石必须要为东北陷落负主要责任。
李洪峰:从抗战看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是战略致胜。而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持久战战略思想、游击战争战略思想,及其战略运筹、战略决断和战略指导,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试以抗日战争为例,对战略家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作一些初步梳理。
吊炸天的神总结:中国抗战全记录
翻阅浩若烟海的抗战史料,把自1931年起的十四年抗战中国军、共军的抗日意志和战绩列举对比。蒋介石是否不抵抗罪魁祸首?国军是否中流砥柱?八路军是否游而不击?
特稿|张宏志: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中国抗战不仅钳制了日军兵力,迟滞了日本的战争进程,而且根本破坏了日本的既定国策。诚然,中国抗战对日本的消耗是一个有限的量。但这对于当时的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起到的作用是一个无限值。
张晓波:近代史脉络中的抗战
一个军阀性质、名义上的“共和国”,或者说,一个“军阀共和国”,没有能力抵御一个强悍的侵略者,这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反复证明的事实,这也是抗战前期的惨痛历史。
艾辛:“天堂有泪不轻弹”——虚无可以触摸的真实历史是对民族的犯罪
歼灭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的敌人是看不见的;这场战争真的是关系到我们的民族生存,关系到我们的民族自信、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
李静:拿什么拯救抗战记忆的虚无
如何续写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梦呢?只有既充分忠诚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逻辑,又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利益诉求及其与国家的互生共荣关系,重建政权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唯如此,记忆才不至于虚妄,纪念才是可能的。
殷之光:超越民族主义的中国抗战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贺新城:游击战为何能撑起抗战“半壁江山”
作为一种以攻击敌军后方为主的特殊作战样式,游击战在二战中的大发展与机械化战争有着密切关系。机械化战争是一种作用范围很广的战争形态,这恰好有利于发挥游击战的特点。
关于国军二十多次“大会战”的奇谈怪论
网上常常有人提,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打了二十多次“大会战”,而共产党军队一个没有,以此引导公众去得出某种对共产党不利的结论。本人对这个推理过程不是很关心,但却一直搞不清这个“大会战”是个什么概念。希望能探讨一下。
叶劲松:从国共比较看中共在抗战中的地位
抗战的前七年多时间里,国民党在丢失国土,而共产党在收复国土。果粉们,历史不是这样吗?这不是消极抗战和积极抗战区别吗?这不体现国共两党的抗战贡献差别吗?
学者谈毛泽东眼里的中国抗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主力军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抗战的杰出领导者之一,对中国抗战的深远历史意义作过一系列精辟论述。重温这些论述,不仅对全面理解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十分有益,而且对澄清战后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史学界对中国抗战所作的种种不符合实际的评价也很有帮助。
出奇制胜 斩获颇多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档案见证的新四军战绩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不时看到和听到当年抗战时期早就被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答何应钦、白崇禧“佳电”所指谬过的陈词滥调,这里,用国民党自己的文献档案,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论调作出必要的澄清。
求是:滚蛋吧!“诋毁说”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的全部历史认识体系,否定中国人民的进步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达到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目的,进而乱史灭国。
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胜利的领袖是毛主席
大家看了这么多,也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抗战伟绩。那么,这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抗战伟绩的领袖是谁呢?全天下人都知道,那是毛泽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