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共为您搜索到11篇文章
  • 高翔: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启辉煌未来

    高翔: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启辉煌未来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关于与“国际接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关于与“国际接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现代化并非只有西方现代化一条路,一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蕴涵着规律一致性和道路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最终不可避免地纳入了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轨道,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现代化最大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不仅可以让中国人民免受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和苦痛,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自主性立场、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高扬为人类的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的旗帜和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的侵扰,是这一自主性探索过程中蕴涵的双重政治定力。

  • 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收复主权、工业化、世界一极

    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收复主权、工业化、世界一极

    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国际关系中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中国的建设成就,尤其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确保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也为中国开拓出广阔的外交天地。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争霸、中国的安全与发展需求等因素,促成了中美两国的靠近。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10月,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 渡边雅男:当代世界帝国主义的七个问题

    渡边雅男:当代世界帝国主义的七个问题

    本文将探讨人们对帝国主义论讳莫如深、闭口不谈的七个理由,以此探寻为帝国主义论正名及使其现代化(更新其方法论)的途径。人们对帝国主义概念讳莫如深的第一个理由是没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问题。第二个理由是地缘政治的竞争。第三个理由是对全球权力构造的理解。第四个根据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导致了一种误解,使人们错误理解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第五个理由是全球环境问题。第六个理由是“支配”与“霸权” 的区别,把霸权的视角引入帝国主义的概念中。第七个理由是帝国主义动态机制的方法论,换言之,也就是帝国主义论的现代化。

  • 张顺洪: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与呼

    张顺洪: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与呼

    所谓政治方向正确,本质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与呼。传播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是赚钱的事,也不是谋名的事,没有什么个人的名利!相反,否定马克思主义,宣扬资本主义,鼓吹私有化,则可能得到国内外一些利益集团的“惠顾”,可能既发财,又扬名。但是,这是对党的事业的背叛,是在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传播工作者不应为了个人私利,沦为国内外利益集团的工具。

  • 中国究竟如何“强起来”?有两种选择千万不能做

    中国究竟如何“强起来”?有两种选择千万不能做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之所以加以批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是片面的现代性,只是在社会的某一个领域,即经济的领域实现现代性。中国真正“强起来”必然不是完全建立在实现现代性、利用资本上,而是必然与超越现代性、超越资本联系在一起。

  • 党群融合建设应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党群融合建设应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党的先进性、号召力源于人民的坚定支持,恢复重建人民和党的鱼水深情是党重获力量的根本保证。新的时期,寻根念初的最主要抓手就是加强党群融合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实现党中有群,群中有党。

  • 重视家庭建设: 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视家庭建设: 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重视家庭建设”这个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研究。这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老问题,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新问题,更是我国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而总书记对“重视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给我们指出了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了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

  •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中西制度不同、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各异,因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也不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