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共为您搜索到19篇文章
  • 公有权、公有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与主线

    公有权、公有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与主线

    财产的最终归属权属于狭义所有权、归属权所有制,是所有制的首要含义甚至是本来含义,不同于广义所有权即生产关系总和所有制。资本所有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生产资料公有权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然起点,因为公有权是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胚胎和基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是公有权的延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承续《资本论》的使命和所有制主线,以公有权延展出来的公有制为主线,因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其总和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对社会各领域有决定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都需以公有制为纲。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要依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研究对象理论的已有成就,另一方面要回应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研究对象理论的挑战,关键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它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反映这种特殊社会生产方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能照抄照搬以一般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也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资本论》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代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崇高事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成果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为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重要问题的再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重要问题的再思考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不是前者主要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后者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两者都要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都侧重研究生产关系;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资产阶级的在一定发展阶段含有一定科学成分的政治经济学,后者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坚持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框架,不能“回归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经典理论框架”,否则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理解唯物史观中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科学理解唯物史观中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需要科学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准确把握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围绕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理论界曾发生过三场争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对这些争论做出了历史检验。回顾这三场争论及其历史检验,结合争论中出现的各种观点,透析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可以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理论参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途径是实践的构图,把方法论也看作是“世界观”,进行“改造世界”“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最终落脚于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规定的统一。在这一构图中,“思维学”处于理解与联系的中心位置,从而可用以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建设,从中发掘方法论品性的机理探究及其工作规定。具体做法:一是必须按照生产一般与资本一般的机理关系,考订对象到研究对象的研究叙述关系,阐述全体规定的方法论工作内涵,从中“本土寻根”与寻求“辩证的表达”;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思维科学框架下,把握“本质对现象的关系”(规定),回答时代问题与实践问题。方法论上的唯物主义意义在于建立方法规定对经济认识的辩证理解关系,而指涉内在关系的“深层机理探究”将揭示《资本论》体系结构如何诞生,说明解决之道始终在于历史的“重新开始”与工作“再出发”。总体看,这是对从《资本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程的方法论视野下的实践解读,富有民族工作底蕴,并启动“生产一般思维学”之时代研究进程。

  • 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

    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过时,因为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商品经济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然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论,而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样也没有过时。中国经济改革是参考借鉴而不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因为参考借鉴不等于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找不到答案,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可能使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误入歧途。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而且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

  • 《当代经济研究》被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被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是唯一一本学术影响力指数超过20的刊物,这体现了社会对《当代经济研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学术方向、规范学术风尚等方面的认可,也彰显了《当代经济研究》学术影响力和办刊质量的提升。

  • 蔡万焕:慎用“中产阶级”等概念

    蔡万焕:慎用“中产阶级”等概念

    所谓“中产阶级”是西方社会使用的一个主观概念,其本质是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要从生产资料入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利用中国的制度优势解决好这一问题。同时,应慎用“中产阶级”等概念,在关系中国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和道路方向等议题上,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和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掌握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话语权。

  • 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

    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资本论》的一种固有本质属性,这是由它的创作者马克思本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其总的立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在它的各个方面,使《资本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体范畴、基本原理、逻辑结构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因而,辩证法所具有的那种“批判的和革命的”品质就成了《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它的“下册”,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具有同一个基因与同一个本质。今天研究《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正好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续接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品质,起到强根固本的作用。

  • 谁在续写21世纪的《资本论》?

    谁在续写21世纪的《资本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始终自觉地从《资本论》中汲取理论资源。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续写了《资本论》的当代新篇。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新思考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新思考

    阅读十九大报告,既讲提高效率、效益,更讲公平与公正。但没有再将效率与公平放在分配领域或放在分配政策中讲。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强调发展中的质量和效益; 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周新城:什么才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周新城:什么才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在任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隶属关系的系统。在任何社会里,经济关系也都要凝结为各种各样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也是多层次的、有隶属关系的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要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优越性,而且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的具体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运行学说,必须把经济运行机制如何反映基本制度的特点和要求说清楚,这一点恰恰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立场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阶级问题。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和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立场问题尤其紧迫和重要。不是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可以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其制度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人民内部存在多个阶级阶层,但是人民的主体始终是代表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阶级,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要始终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人民在生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阶级分析法这四个基本原则和底线。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前者服务于广大人民,探索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政策选择;而后者则服务于资本所有者,为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探寻实现路径和手段。

  • 习近平经济思想:拓展政治经济学的崭新境界

    习近平经济思想:拓展政治经济学的崭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实践中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初步梳理习近平经济思想,可重点概括为六个方面:生产目的,共享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本质论;系统集成,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规律体系,五大发展理念揭示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合力机制;发展动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方略,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逻辑;国际经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厚植开放。习近平经济思想博大精深,还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 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