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共为您搜索到176篇文章
  • 余东晖:中美不得不面对部分“脱钩”之现实

    余东晖:中美不得不面对部分“脱钩”之现实

    技术上,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或许会放慢中国超车的节奏,但阻挡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只要中国自己能够保持一个开放宽松、鼓励创新的环境。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越厉害的领域,中国往往以举国之力发展,更有可能追赶,航天领域就是例证,下一个领域可能就是芯片。

  • 贾根良:砸碎美国“中美经济脱钩”的如意算盘

    贾根良:砸碎美国“中美经济脱钩”的如意算盘

    美国高调宣传要与中国经济脱钩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难道美国真的是像流行的看法那样要与中国经济“脱钩”吗?非也。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就不难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通过实施关税保护和科技冷战等“脱钩”措施,保护美国国内市场、国内产业和技术,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支配中国经济的目的,美国又要通过强化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巩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价值链高端的垄断地位以及诱骗中国对美金融开放等措施对中国经济实行“紧密挂钩”。为此,美国正在实行两个新的重大战略。针对美国经济战略家的这种如意算盘,我国却要对美国跨国公司更加敞开大门,实施金融开放,这种割肉饲虎的行为不仅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且也有失公平,更与历史上被欺凌国家奋起反击的行为截然相反。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目前中国精英阶层的思想已经相当僵化,而且也在于他们不懂经济史。笔者对目前有关“中美经济脱钩”的三个流行观点提出质疑,并呼吁实施笔者作为经济史家早在2010年就已提出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这是我国砸碎美国“中美经济脱钩”如意算盘的必然之举。

  • 中美之间没有确认下一步谈判时限预示着什么?

    中美之间没有确认下一步谈判时限预示着什么?

    由于这次中美在大阪峰会上并未撤除或者降低已经加上的关税等“贸易战”措施,只是没有进一步升级“贸易战”,没有宣布新的贸易谈判时间表预示着中美在2019年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性大体上可以排除。中国确实不是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即中国不可能重复加拿大或者墨西哥的做法),这意味着如艾利森在上述FT中文网采访中建议(给足特朗普政府面子,“配合”特朗普政府,把特朗普政府批评的历届美国政府与中国之间的“养虎为患”同中国的贸易关系变成与中国的“最棒的交易”)是不可能的。

  • 余云辉:关于打造“中国极限生存能力”的思考

    余云辉:关于打造“中国极限生存能力”的思考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实质上是出于对中国发展趋势和社会制度优势的担忧。旧的秩序正在坍塌,新的秩序正在重建。中国在旧梦中惊醒,虽有不适和隐痛,但这不过是大国成长的烦恼。中美贸易战促使中国经济由“依附性经济”向“自主型经济”转型,通过产业、金融和制度三者之间的结合与互动,实现产业与科技的自主、金融与货币的自主、制度与机制的自主,并形成良好的“国家极限生存能力”。

  • 余云辉:发展自主型经济 打造国家极限生存能力

    余云辉:发展自主型经济 打造国家极限生存能力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实质上是出于对中国发展趋势和社会制度优势的担忧。旧的秩序正在坍塌,新的秩序正在重建。中国在旧梦中惊醒,虽有不适和隐痛,但这不过是大国成长的烦恼。中美贸易战促使中国经济由“依附性经济”向“自主型经济”转型,通过产业、金融和制度三者之间的结合与互动,实现产业与科技的自主、金融与货币的自主、制度与机制的自主,并形成良好的“国家极限生存能力”。

  • 美国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国产业升级,推动金融开放

    美国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国产业升级,推动金融开放

    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真实目的是什么?中国需要如何对应?《制度与繁荣》作者黄树东指出:美国提出的“贸易逆差”问题是一个虚假议题,我们需读准其背后真实意图,并制定全方位对策。

  • 是谁正在把自己变成为人类的公敌 ?

    是谁正在把自己变成为人类的公敌 ?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的领导人宣称:“我们必须第一”、“我们还要引领世界一百年”。这个国家动辄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贸易战争、对另一些主权国家进行制裁的行径,是何其霸道与无理?!今天,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诸如此类现象,让我们目睹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丑恶嘴脸。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某大国用自己的贪婪和霸道使自己成为人类的公敌。和平与发展不是跪地磕头求来的,“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敢于斗争方能合作。

  • 从战争的一般规律看中美经济战

    从战争的一般规律看中美经济战

    在中美经济战中,只要我们中国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灵活的战术,照样可以逐步实现双方力量的彼消我长,使美国由强变弱,使中国由弱变强。这里的关键是要采取正确的战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党我军都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最后都实现了双方力量的彼消我长,从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能否在中美经济战中取胜,关键是要制定和采取正确的战略。

  • 知道中美贸易逆差的真相之后,我很气愤!

    知道中美贸易逆差的真相之后,我很气愤!

    美国由于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等原因,国债不断增加。但由于美国的国债都是美元国债,中国、日本等美国的主要债权国,手里拿着数万亿的美元国债,卖,没人接盘;抛,又会引起美元国债贬值,使自己遭到重大损失,结果就被套牢了。所以,巨额美元国债不是美国的麻烦,而是中国、日本等美国主要债权国的麻烦。有这些账面上的美元国债,美国现在甚至连印制和发行美元的费用也节省了很多。从以上情况看出,中国这些年的对美贸易,完全就是像前文作者所讲的那样,实际上是美国人得到了多方面的极大好处,相当于从一头牛身上剥下来很多张皮。就在这种美国占了很大便宜、中国吃了很大的亏的情况下,特朗普还说是美国吃了大亏,这不仅完全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而且暴露了美国资本主义极度贪婪的本性,实在是令人气愤万分!

  • 刘枫:特朗普为何敢于肆无忌惮地极端反华?

    刘枫:特朗普为何敢于肆无忌惮地极端反华?

    特朗普政权之所以敢于放手对中国采取种种极端打击手段,就是因为判定亲美的新自由主义势力已经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乃至主导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秩序,中国缺乏类似俄罗斯普京政权那样的让美国遭受核心打击和损失的能力与胆量。与此相反,80年代以来,中国原本比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被新自由主义势力所破坏,就连联想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放弃了原本的自主创新赶超战略,倪光南等人被赶走,使中国在芯片、操作系统以及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工业产品上严重依赖美国技术——联想是整个中国工业技术体系的缩影,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华为和龙芯却是个别案例。因此美国特朗普政权判断,美国对中国采取极限施压打击方法,中国会最终向美国妥协投降,割让巨额国家核心利益。贸易战以来,经过几轮较量,特朗普的底牌其实已经展示出来了,其目的正是不断对中国勒索和吸血,让中国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崩溃后,颠覆肢解中国。中国国内存在强大的亲美新自由主义势力,是美国决定稳住俄罗斯,优先打击中国的重要原因。

  • 那10年,每一年美国都狠踹中国一脚!

    那10年,每一年美国都狠踹中国一脚!

    在那10年,中美关系斗而未破,反而在快速发展。十年之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175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805亿美元。之后的成功“入世”,更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中国人的坚韧和艰苦奋斗,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当年面对美国人的制裁,邓小平同志对来访的尼克松说,哪怕拖一百年,中国人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中国其实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路顶着偏见歧视和欺辱。当年没有绊倒我们前行的脚步,今天更不会。

  • 《新闻联播》的2点关键信息,很多人没注意!

    《新闻联播》的2点关键信息,很多人没注意!

    美国叫嚣对全部输美产品加关税,看起来来势汹汹,其实根本没什么,因为这只是减少了我们一点“营业额”而已。就算中国对美“营业额”为零,就算美国突然从地球上突然消失了我们完全没法同它做生意了,我们就不活了?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照样运转得很好。

  • 面对美国的污蔑和羞辱,中国需夺取话语权和舆论权

    面对美国的污蔑和羞辱,中国需夺取话语权和舆论权

    中美贸易战终即是一场贸易战,也是一场舆论战和政治战,对中国来说,更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参与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我们不能主动放弃舆论战场,不能在舆论战场表现出任何的软弱,舆论即能提供真实信息,又能引导社会公众认知,更能表达民众意愿和意志,舆论阵地并不是虚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和民众意愿的一个重要战场,如果在舆论战场输了,那整场战争也必然会输。

  • 从制度到经济:内政博弈与美国对华政策十年剧变

    从制度到经济:内政博弈与美国对华政策十年剧变

    从本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和特朗普政府时期建立在全然不同的国内政治逻辑基础上,其根源在于民主、共和两党政治精英面对不同的国内政治联盟和变化了的国内政治结构,为实现自身所依靠的国内政治—社会力量的对外政策利益诉求,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差异化的战略需求。结果是,这种差异使得中美战略竞争的主题连同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在实践中先后体现为基于自由主义的多边制度竞争与规则约束,以及基于现实主义的双边经济竞争与合作型施压。

  • 新闻联播霸气宣告,中国重拳出击,直击特朗普要害

    新闻联播霸气宣告,中国重拳出击,直击特朗普要害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美国的加税来了,那么不妨让其把另外3000亿的税也加上,让中美经济真真正正地掰掰腕子,看看谁的更硬。世界的产能端在中国,中国是第一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潜力市场意味着消费端也在中国,中国怕什么呢?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终归是需要实物资产对应的,他不能对应中国的产能,其结果只能是跌,没有第二个结果,中国怕什么?所以,既然要打,那就特朗普要打多大咱就打多大,同时咱们继续加强内需提升,用内需对冲美国加税的那点损失。

  • 国际经济秩序的危机与中国的选择

    国际经济秩序的危机与中国的选择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对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重大冲击,中国经济外交相应也面临较大挑战,既需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所带来的经济和外交压力,还需要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遭遇的诸多风险。这一年,中国通过在全球、区域及双边多个层面开展经济外交活动来阐释对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市场红利,还联合欧盟等经济体推动WTO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展望2019年,全球经济体系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外交需要保持充分的战略定力、战略耐心和战略远见,稳妥应对国际经济格局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