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共为您搜索到108篇文章
  • 美欧日打造

    美欧日打造"零关税集团"对付中国,中国七招应对!

    从七国集团作用的衰落到二十国集团作用的上升可以看出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趋势不是特朗普这种不讲信用的小人所能扭转的,也不是美欧日建一个“西方零关税集团”就可以改变的,现在早已经不是殖民时代,也不是西方国家靠强盗行径就可以维持其霸权的时代,全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觉醒,中国的强势崛起,已经改变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世界的格局。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只要中国人民保持强悍与血性的精神状态,只要中国保持“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气势和“中华民族一定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和民族自豪感,有什么强大的敌人不能被打败?有什么伟大的人间奇迹不能被创造?

  • 关于冷战思维的若干辨析

    关于冷战思维的若干辨析

    当代中国在国际政治与战略领域的思维早已出现集体性的失明与塌陷,一些学得西方国际政治学皮毛理论的人充斥各种智库,他们很多都是把西方老师的学问学得个一知半解,却还觍颜要求人家放弃固有的思维。这也堪称是当代中国的一朵奇葩。

  • 三线铁路与毛泽东时代后期的工业现代化

    三线铁路与毛泽东时代后期的工业现代化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尤为担心美国或苏联可能会入侵中国。为了保卫国家主权,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旨在推进中国西部工业化的一场名为“三线建设”的大规模运动。本文聚焦于三线铁路建设。虽然三线铁路一开始就存在诸多问题,但最终将中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与全国工业网络紧密地连为一体,并且加速了区域交通体系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交通体系的标准化。为了建设铁路,中国共产党投入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来弥补国家工业资本的短缺。这种工业化战略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鼓舞士气,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奋斗是为中国工业化和国防建设作贡献”的思想动员。这种扞卫国防安全和推进工业进步的集体主义叙事,并没有完全消解工人们的不满,但却为工人们提供了一条面对困难的可行之路。

  • 在西方冷战攻势中,苏联经济遭遇了什么打击

    在西方冷战攻势中,苏联经济遭遇了什么打击

    西方战略家在冷战中很聪明地制定了与己方有利的大战略。而苏联不仅没有意识到西方的战略谋算,并且对自己的软肋也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计划经济的薄弱之处,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因此最后堕入解体的悲剧。

  • 手术刀、屠刀和文字狱:美国冷战后的对外策略

    手术刀、屠刀和文字狱:美国冷战后的对外策略

    美国在做的,不只是杀人,而且是要诛心:凡是跟社会主义苏联阵营混过,现在还想靠着俄罗斯,还想独立自主的国家,就是要死得这么惨,甚至整个国家要灭掉。这和墨西哥贩毒黑帮虐杀举报人挂在街头示众的情景是相似的。—— 美国如此杀人,不是勇敢,而是害怕。他们非常惧怕社会主义思潮的回归,惧怕红色帝国的归来,哪怕规模比以前小很多,他们用尽可能残酷屠杀的方式,警告任何有独立自主思想的小国家,不要再依附俄罗斯,不要再想回到从前。

  • 列宁德奸案:冷战设计师凯南列举“西森档案”硬伤

    列宁德奸案:冷战设计师凯南列举“西森档案”硬伤

    今天,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正发生在历史与大众传媒的交合地带,并催生出一种可称为“翻案史学”的媒体现象,它特别集中在国际共运史和中国革命史的范围内。列宁德奸案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近200年间中美日关系如何演变?这篇文章说透了

    近200年间中美日关系如何演变?这篇文章说透了

    如果我们把美国与东亚关系的演变聚焦于国家,那么美国、中国和日本无疑是最关键的角色,而且随着历史的演变,三者的重要性、相互之间互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呈现出逐层递进的态势。这是我们在考察美国与东亚关系演进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现象。

  • 萨德下周完全部署,中国如何破局?

    萨德下周完全部署,中国如何破局?

    “萨德”部署既成事实,中国对韩国的各种反制措施就绝无可能撤销了,韩国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的苦果,韩国不可能例外。目前中国的经济反制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暂时没有让韩国“伤筋动骨”,不过随着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韩国最终肯定扛不住,因此现阶段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反制力度,特别是精准打击力度,那么韩国哭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 透析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政治战本质

    透析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政治战本质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既是一场因边界冲突而引发的军事对抗,更是一场以边界冲突为依托的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 我军的作战目的,既是为了反击印度侵略者的侵略扩张,更是为了谋求政治上的有利态势。而我军的军事行动,则主要是从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来谋划实施,并为政治、外交斗争服务。综合分析,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战。

  • 冷战、胁迫之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冷战、胁迫之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2017年6月25日,“传播与文化权利学术研讨会2017暨批判传播学年会”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上午论坛的主题是“冷战、胁迫之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胁迫之术》一书的三位译者作为为引言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 冷战时期的文斗:中情局如何搞统战工作

    冷战时期的文斗:中情局如何搞统战工作

    冷战期间敌对双方不掷炮弹而互抛银弹,但冷战结束特别是苏联成为俄罗斯之后,仍在这样做的也许只有少数国家如中国,隐忍多年后,以中国海外宣传成效甚着,老美感受威胁,终于“不甘后人”,由奥巴马于终任前启其端,拨“小款”做文宣工作。相信对中国存重大偏见的特朗普会变本加厉,一场文宣斗争好戏正在上演。

  • 美国反外国宣传法掀起新舆论冷战

    美国反外国宣传法掀起新舆论冷战

    反外国宣传法的通过预示美国的“话语权战略”从冷战后的“润物细无声”重返冷战时的“意识形态战争”,换言之,美国目前处在高度缺乏安全感的敏感阶段,认为其价值观体系遭到侵蚀,导致其舆论战场由重视对外进攻转为重视本土防御。

  • 内战冷战意识形态的新魔咒──评龙应台的1949

    内战冷战意识形态的新魔咒──评龙应台的1949

    在这1949历史批判的不毛之地,长出了以「内战冷战现代化论」为基本价值观点,对1949年进行叙事的异化之果──龙应台的《1949大江大海》。这种现象印证了,内战冷战意识形态不但是台湾现实生活的结构,普遍地无所不在;而且在政治经济的再生产结构中,作为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思想不断地再生产。虽然它是脱离真实社会历史的虚假意识,颠倒意识,但作为维持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 地缘“新冷战”是否会爆发

    地缘“新冷战”是否会爆发

    将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和法国勒庞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来预测未来世界的走向,将很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西方国家政治倾向普遍朝右转的大格局下,世界将因为特朗普、而非法国总统大选而产生某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前景莫测的现象出现。

  • 俄罗斯形成广泛的反西方共识--俄美开打“混合冷战”

    俄罗斯形成广泛的反西方共识--俄美开打“混合冷战”

    新冷战更像是混合战。它包括莫斯科与华盛顿在涉及本国利益的别国境内发生冲突、外交照会、口水战、制裁和反制裁,以及在某领域冻结关系,但同时在其他同样重要的领域保持关系。在这场混合战中,俄罗斯提出的目标不再是像原来那样争取意识形态上的胜利,而是要在美国主导的时代维护主权。

  • 国外关于20世纪东南亚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20世纪东南亚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述评

    自20世纪初至80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几乎遍及东南亚所有国家,既是这个时期东南亚地区和各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亚洲兴衰的一个重要体现。二战前,共产主义运动在欧美国家殖民统治之下的东南亚国家兴起,并成为各国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太平洋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东南亚各国的抗日斗争作出重要贡献,并在战后崛起为重要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