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防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地位发生逆转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中,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还互相竞争,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规律也存在互相影响、互相矛盾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决定我国未来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体人民的高度关注。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篇伟大着作的真理性和影响力,至少是以百年为单位来计算的。我们说,列宁《帝国主义论》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的伟大着作,这一结论,并不取决于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在当今是否有了改变,而取决于它所揭示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是永恒的。
乔姆斯基:“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冷酷无情和反人道”
资本主义取得了它的成就,但是其基础是相当的冷酷无情和反人道。同样的思想是应当有一个为了占有财富而发布命令的人的阶级,另外一个庞大的阶级的人则接受命令和听众这些命令,因为他们不能得到财富,权利是简单地不可接受的。
平等的悖论——马克思论平等与商品生产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抽象地谈论平等问题;任何平等观念都是对特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反映和表现;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不同,平等观念也就不同。
资本主义正带领人类走向灭亡
当今世界为什么会出现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问题呢?大量事实说明,这与当代人类追求高消费、高能耗、高污染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而在背后驱使这一切的,就是资本主义。
特朗普原形毕露!美工会成员遭特朗普支持者枪击
随着各类的反抗运动兴起,特朗普政府在国内的反击也以各种方式在持续进行。从对进步青年直接的生命威胁到教育部门的资金威胁,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肯定会有一场全方位的打压运动。而且,这场打压不仅仅是针对美国国内社会,而是很可能发展为由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带动起来的,为处理近年资本主义经济经济问题,而对全球无产阶级实行新一轮剥夺的阶级斗争。
赵晓力 | 美国的意识形态内战
阅读《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的最大障碍,是美国意识形态政治的那一套语汇和中国的往往名同而实异。比如,读到美国自由派的核心纲领是“医保、社保、扶贫和平等权”,读者不免会感到狐疑:这不是强调经济平等的中国新左派的纲领吗?而主张市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放任派”,在美国却被归到自由派的对立面“保守派”里头,在中国,这才是正儿八经的自由派啊。
特朗普的美国:比波拿巴更“小丑”、比“第二帝国”更虚弱
笔者认为,特朗普上台,并非什么美国资本主义政治的“自我调适”,更不会使得资本主义“更加紧密、更加安全”,而是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深刻危机的表现,并将反过来加深这一危机。这一危机发展的结果,虽然在短期内并不会造成美国无产阶级革命,但却一定会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创造条件。
告别信息崇拜解构数字资本主义 ——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授丹·席勒
这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标杆人物保持着他一贯的批判锋芒,尤其对数字资本主义结构下的产物尤为警惕。他认为信息产业无法帮助资本主义走出危机。谈到大数据,他看到的是背后的权力落差。当人们都在谈论信息过剩时,他却看到还存在一个“信息赤字”。
德学者《人民日报》发文:资本主义深陷系统性困境!
1月5日,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冈·施特雷克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资本主义深陷系统性困境,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
2008美国金融海啸:资本主义大出殡
如果华盛顿,伦敦,巴黎,柏林等地筹不到救市资金,那一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会陷入无法想像的灾难,于是中国有人高喊: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笑话,你一个“专制”的政府,也配去救民主灯塔?
东北文化与资本主义精神
东北地区在发展方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当中,经济增长乏力,人口大量外流,整个社会仿佛在丧失活力。曾经作为“共和国长子”、走在工业化发展前列的东北何以至此?这里除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调整政策放弃东北的原因,循着韦伯式的思路,想必也应该有文化层面的原因。
大卫·哈维:联合起来改变历史,朝向非资本主义的未来
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为了进步性的变革而形成联合的潜能。困难在于怎样让特定群体的目光拓宽,不只是关心一己私利(比如住房或教育)或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向资本主义整体发起挑战。这样的抗争才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我们回望过去的十五年,就可以看到大量的抗议事件和它们的传染效应,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众动员)的可能性,这些例子都给人深刻的印象。尽管没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