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仇敌忾:打鬼子、锄汉奸,人人有责!
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例,儿童团协助大批儿童入学。据不完全统计,晋察冀儿童入学人数占根据地儿童总人数的80%。仅冀中一地,1941年就有小学4088所,在校学生45072人。什么事情就具有两重性,这就是辩证法,一方面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严重伤害了中国儿童;但另一方面,基于全民抗战的理念,我党我军在全民族掀起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浪潮,这深刻改变了旧有的中国社会。
论雅尔塔协定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帮助
虽然日本投降时,中共在东北的基础远不如华北、华东(即使其后中共从华北、华东总共向东北派遣了10多万干部和军队,但留在华北或华东的干部和军队数量仍远多于去东北这10多万人),但中共却是在东北率先实现完全解放,然后几十万东北野战军主力挥师支援关内。东北率先实现完全解放,其重要原因是基于雅尓塔协定的苏联出兵东北,为中共前出东北并存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施雅尓塔协定制止了美军在东北的直接存在,减小中共在东北发展的阻力,延缓蒋军进入东北时间,使东北有较多大城市和工业在中共手中;中共在东北背靠苏联、朝鲜所获得的囯际主义援助。东北的这些有利条件,是关内所没有的。因此,雅尔塔协定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前途的巨大帮助,是不容否定的。
典型的民国大师:闹革命被吓破胆,抗日却第一个跑
1938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一早,许兴凯突然通知各乡镇,抓紧时间,征集大批车辆到县政府内的仓房空院。深更半夜,老百姓都睡下了,突然集合队伍,带着警备队和车辆,打开南城门,说是要“阅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到县里最边缘,一般没人去的地方,检查工作。这话鬼才信呢,您来这么久,下去过一回吗?何况检查工作,为啥动静这么大,还不让地方人士知道,摆明是要弃职潜逃!您跑也就跑了,可为啥要带走公款和人枪?不说公款,人枪可是滑县人民保命用的。
用窗花艺术描绘农民生活,用作品让农民接受新文化
为了让参加劳动而上不了学的青年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古元利用工作之余绘制一些带文字的画片分送给各户人家。得知老百姓喜爱家畜,于是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些木刻作品分送给乡亲们让他们提出批评。这意味着古元不是将农民当成教化对象。画家在农村平凡的生活中将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民众放平,将民众的人格与自己的人格对等。他拿自己的作品给农民看时,只会认真倾听他们讲述自己依照生活经验而来的感受和意见,而不去给农民解说,更不会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教育农民,即他是通过作品让农民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新文化。这种谦和的态度让他接触和了解到民众更为真实的生活,为艺术创作储备了素材,也促使他对艺术“大众化”问题形成相对深刻而准确的认知。
从《清史稿》教案看义和团的爱国事迹不容污蔑!
义和团的具体表现,是在直接攻击野蛮霸道的传教士、流氓地痞的教民。当八国联军到来时,他们以血肉之躯,拼死一搏。是的,义和团很傻!正是这一群很傻的人,吓坏了西方列强,他们没敢把中国彻底瓜分。因此,中国没有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因此,中国没有像某些国家,以英语、法语、德语等西洋语言,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
从《团》剧中的大刀砍坦克说开去
抗日军中,没见过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便已经出现的坦克完全有可能,在遇到坦克时因缺乏反坦克兵器和器材而束手无策也完全有可能,但没见过坦克不意味不知道坦克是什么,没有对付坦克的手段不意味就只能用刀砍和用手掰。只要在行伍间揩上几壶枪油,就绝不可能出现《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那样的荒唐事。
张灵甫为何能从“抗日名将”到“革命烈士?
诸多抗日将领都因不合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胃口”遭到摈弃。他们需要一个参加过抗日而最终被解放区军民击毙的“好人”为突破口,来证明解放战争的“错误”,中国1949年10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走了一条不该走的“弯路”。这个人物的挑选颇费了一番心思。首选必须是国民党将领,其次必须是黄埔嫡系出身,以便体现出民国的“正统”,第三必须是解放战争战场战败自杀,第四必须长得帅,以方便当今喜欢“看脸”的青年人易于接受和同情,这种苛刻条件下的“完人”,找遍国民党阵营实际上并不存在,他们便“揠苗助长”,将张灵甫虚化抬高后推了出来。
别忘了,4月17日是中国最屈辱的日子!
5个多小时的激烈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其实也损失惨重,4艘主力舰基本丧失战斗力,但就是一艘也没沉。而北洋舰队虽然“定远”、“镇远”等主力舰岿然不动,但沉了“超勇”等5艘较弱的军舰,“广甲”号更是逃离战场,几天后触礁沉没。日本即便胜,也是惨胜,所以率先退出战场。而失去5艘军舰的丁汝昌,注定要接受悲剧的命运了。
从家族企业到家族经营——三井财团揭秘
当日货横扫中国的时候,国外许多人都在惊叹中国人对历史的遗忘、对自己祖先的背叛!可那些惊叹者有所不知,不是中国人健忘,而是他们根本接触不到历史。同一家日本三井企业,五十年前它生产的毒气弹和生化武器要让中国人亡国灭种,五十年后它生产的化妆品在中国却成了时尚标志;五十年前它在中国做着强盗们想做但却做不了的事,五十年后挂上外资的名头中国人依旧在它面前卑躬屈膝……
胡新民:中美合作所在抗战中作了什么贡献
关于中美所,大陆的历史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它表面上是为了中美共同抗日,也可能作过一些有益于抗日的事情,但其大量的活动是培训军统特务,以监视、迫害革命者和人民群众,越到后期越是这样。至于大陆媒体这几年出现的中美所为抗日作出“巨大贡献”之说,则主要来自于上世纪台湾方面的宣传。
日寇鸠山想不通:共产党人为什么比钢铁还要硬?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是民族矛盾,被中国共产党认为是主要矛盾,胜过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阶级矛盾。日寇是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日寇最怕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是日寇最想征服,又最难征服的对象。共产党与国民党,就整体而言,主要区别也在其成员的意志品质上。
日本侵华究竟掠夺了中国多少文物?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劫掠的中国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从中国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似乎不太可能。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揭开的谜,也是留给中华民族、华夏儿女永远的痛。战后,日本对其本国国民的战争赔偿为4000亿美元,其中包括战犯都是很大受益者,但对被其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战争赔偿只有区区65亿美元。连日本一位名叫田中宏的社会学家也承认“我们的战争赔偿政策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不公正的,也是对历史毫无悔悟之心的”。
李旭之:中国不是万国游乐场
几十年来,有大量的原中国人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别国国籍,做了象中国人的外国人,但很有些这样的外国人,不好好到自己国家工作生活,还赖在中国挣钱,还有一些象中国人的外国人,一边在中国挣钱,一边还辱骂,伤害甚至统治管理,代表着中国人的意愿行使着权力,他们高度集中在官学商艺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一件件一桩桩事例的发生,暴露了它成了在中国潜伏着的最为隐患的一种国家危害。
吕景胜:赵立新事件的深层社会原因分析
多年社会舆论场、社会环境为不知还有多少个赵立新酝酿了适宜的湿度、温度、空气和各种元素营养丰富的土壤,不知名的多少个赵立新想不成长都不可能。历史虚无主义肆意泛滥,携精英光环席卷网络空间,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悄悄深入国民内心与灵魂。主流价值观的缺席与退却、主流话语权的疲软与阳痿、官方舆论引导力的衰弱与失职,造成各种奇葩舆论观点竞相出笼、招摇过市。诋毁丑化攻击妖魔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消解国人心中仅存的民族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