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风:合理扬弃现代西方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些学派对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反映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前沿。在澄清其理论谬误的基础上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变迁,科学制定我们自己的经济政策。
新自由主义如何主导了中国经济学教育?(上半部分)
新古典经济学家团体产生并最终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团体,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常所暗示的不同,中国学生学会的不止是如何使用一套分析工具,他们还戴上了一副新的偏光眼镜,未经思考辨别就透过它认识世界。
京东方的故事与打脸经济学
任正非关于华为迷茫的讲话在媒体刷屏后的今天早已被归为历史,人们带着检阅完华为成功的模糊印象继续去关注谷歌、BAT,或者华润联手前海收拾万科。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背后远不只是当下甚嚣尘上的互联网泡沫,其背后支撑性的工业产业链,或许才是推动GDP向前的更坚实动力。
李稻葵:南海争端的经济学战场!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如果说中美之争是南海争端的核心,那么中美真正的竞争并不在南海、而在经济领域。挑起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领土争端,甚至发生一场战争,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联盟、贸易联盟也就瓦解了,这将是对人民币的国际化的重创,也就变相扞卫了美元的霸权。
陈文通评注:《如何破除高校马克思经济学教学中的三大障碍》
作者能够肯定剥削的存在难能可贵。目前在高校,能够有这种认识的教师有多少?不清楚,但愿多一些。可惜的是,虽然肯定了剥削的存在,但却不清楚剥削是如何造成的。如果认为生产资料可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如果认为剥削是劳动力供过于求造成的,那么,这种似乎正确的认识不能不大打折扣,而且其中不包含一点点马克思科学的经济理论。
政府调控市场的经济学原理—兼谈政府的两只好手和一只坏手
交易是配置资源的机制,但交易不仅包括市场交易,还包括政府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强制性交易等等。两者从相互混合到相互融合。政府调节市场的有效性原理:首先是强制性交易是市场存在的条件和保证;其次是政府代表社会整体以交易之手与个体进行交易,是社会交易结构正常化的内在要求.政府用平等交易之手,可以通过调节一级市场来调节二级市场,也可以直接调节二级市场,还可以优化三农经济结构.
余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科学逻辑上的区别
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上,西方经济学一方面混淆科学研究的逻辑标准,将其与现实不符的理论称为科学的;另一方面则采取双重标准,拒绝承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至少与其同样具有“科学性”。但是,西方经济学并不总是能够表明自身的科学性的。西方经济学在逻辑推理上违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逻辑标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数理逻辑。
见鬼去吧!供应学派 西方经济学教义已经过时!
任何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都会在历史上衰老,把西方经济学说当作经济理论的顶峰、一味对西方经济学说顶礼膜拜的中国专家教授,不仅把别人的破毡帽当作宝贝,而且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新经济现象和规律茫然无知和无视,靠这样鹦鹉学舌的“理论”,只能把中国带到没落衰败的深渊。
郑彪:文明冲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是对现实国际冲突的一种理论概括,不是闭门造车,也不仅仅是一种西方种族主义的痉挛和偏见。它既是为美国在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新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缘政治理论和观察世界体系变动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其中包含着许多不乏深刻的思考。
何干强丨经济学“西化”:苏联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解体的,其中经济学“西化”起了极为恶劣的作用。“500天纲领”,是指从1990年10月1日起始的500天之内,彻底改变苏联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结构,转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而贯穿始终的有两个关键词,就是“经济非国有化”和“私有化”。
安生:回答某经济学专业学生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问题
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默认市场能自动配置资源。于是,各种经济问题都是市场功能没有发挥出来。至于解释历史,那就需要不断打补丁,边际效用论,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其实都是补丁。但是这样还是解释不了日益拉大的两极分化,尤其是难以解释第三世界国家长期贫困,于是就从民族性格、文化、政局不稳找原因,但这些原因本身就被经济影响……
西方大学全面修改经济学教材
因学生抗议传统的大学经济学课程难以应对全球经济发生的问题,四大洲多所大学正全面修改经济学课程。学生团体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猛烈抨击经济部门,因其未能处理全球最紧迫的社会问题,包括不平等和全球气候变暖。他们也批评学院教授讲授的一系列经济学课程主要聚焦新古典主义模型,难以解释2008年金融危机。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经济学教育?(上半部分)
本文应用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的话语,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团体如何产生并最终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团体,并进而在中国被视作经济问题专家与权威的过程。本文强调,这种转变涉及在某种框架意义上的新的“可见”与“不可见”的方式。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常所暗示的不同,中国学生学会的不止是如何使用一套分析工具,他们还戴上了一副新的偏光眼镜,未经思考辨别就透过它认识世界。
何新:反对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垄断教育的制度化举措
近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被揭露存在刻意美化西方文明贬低中国人的倾向,经济学中又发生以西方新自由主义规范扼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做法,让人殊感困惑而不解。不能不提出疑问——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究竟要为谁服务?
危机!第四轮学科评估将新自由主义强化为我国经济学唯一规范
在即将开始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期刊名录》反映出经济学专业学科评估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强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高校经济学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高等学校的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贾根良:法国经济学一超独霸之教训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经济学界内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批判性反思,再度出现经济学教育改革的呼声。在这些事件中,法国政治经济学会的建议格外引人注目。